大凡一个国家在发行本国货币时,如果图案中有人物形象出现,一般都会采用本国人物的肖像。不过,在不少国家发行的流通货币中,也时常能见到“外国人”出现(比如英国女王肖像就出现在很多英联邦国家的货币上),但主要还是多见于一些流通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中。在我国发行的一些历史货币和当代贵金属纪念币的图案上,也可寻觅到不少外国名人的“身影”(注:这里不包括前港英当局发行的各时期的港币中出现的几代英王的肖像以及解放前外国银行在华发行之纸币上的外国神像、人像),而马克思和列宁、斯大林这三位革命伟人,则是最早出现在中国货币上的“外国人”。
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931年7月,中共鄂西北临时特分委在房县开设了“鄂北农民银行”,并于1931年至32年间先后铸行了马克思和列宁像银圆。其中马克思像银圆为正面像,列宁像银圆有正面和侧面两种(这三枚银圆厚2.55mm、重约28克、成色为80%)。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所限,银圆的铸造比较粗糙,但至今传世极少,堪称银圆中的珍贵品种。
几乎在同一时期,当时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国家银行于1932年7月7日起发行了“中华苏维埃银行兑换券”(属银元兑换券),该券面值有五分、一角、二角、五角和一元等五种,主要流通于中央苏区。在这套纸币的票面上印有“凭票即付银币”的字样,其中一元券正面中央则印有列宁正面像。
这之后的1933年,马克思像和斯大林像又分别相继出现在“中华苏维埃江西工农银行券”和“中华苏维埃川陕省工农银行券”上。
马克思是德国人,因此在前民主德国所发行的不同版别的流通纸币中,都为他留有“一席之地”。
前民主德国在与联邦德国统一前所流通的最后一套纸币(注:前东德存在41年来,共发行有五套纸币),共有7种面值,分别是:1975年版的5马克、1971年版的10马克、1975年版的20马克、1971年版的50马克、1975年版的100马克以及1985年版的200马克和500马克。这其中1975年版100马克(票幅为14.4ⅹ6.2毫米)的整体颜色为蓝色,其正面主景图案为马克思(1818.5.5~1883.3.14)的肖像,背面主景图案为城市景观。
印有马克思肖像的中外纸币·1975年版100马克
还需一提的是,除上面所介绍的1975年版100马克外,前民德1964年版100马克(票面主色调为深蓝色)的正面,也是以马克思肖像作为主景图案的(其背面主景图案为柏林著名的勃兰登堡门景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印有马克思肖像的中外纸币·1964年版100马克
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人民的统一意愿终于成为现实。在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帮助下,经过无数次谈判、协商,分裂了45年之久的德国终于决定在这一天宣告统一。随着两德的统一,前民主德国的货币退出了历史舞台,不再发行独立的货币,而是使用统一后新德国发行的货币(注:欧元流通后,德国已废止使用马克,而统一流通欧元)。因此,前东德发行的各种流通币、纪念币就成为德国那一段历史的最好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纪念意义和珍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