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在网上发表了《金银币将是08行情的主战场》一文。该文中有观点引来网友们的质疑,故写此文,就一些问题进行回答。
观点一:邮票已渐成明日黄花,邮票市场会不断萎缩。为了说明这个观点,笔者指出邮票普遍存在几大无法克服的弱点。第一,发行部门不够权威性;第二,邮票的使用将退出历史舞台;第三,纸制的材料;第四,收藏群体大量萎缩。
此观点在《金银币将是08行情的主战场》一文中最受质疑和批评。特别是有网友指出中国邮政怎么就不具备权威性呢?回答这个问题,是不需要多费笔墨的,只需举一个例子即可。中国邮政为拓展业务,提供了私人印制个性化邮票的服务。在上海,只要是高考成功的考生,花上几百块钱就能引制纪念邮票。这项业务,上海邮政部门是有的。那么我想问,同理类推,我有足够的钱,想制作有关自己的金银币,是否可行呢?在读大学的时候,我曾经担任过复旦大学集邮协会的主席,办过建校九十五周年以及建党80周年两次大型邮展。在当时,集邮人数,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邮票的兴趣都急剧下降,不仅观展的人寥寥;连在集邮协会订购的已经预付款的新邮,都有一大半是没有人来领的。当时我就发表了一篇文章,(篇名已经忘了),说明“邮票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邮票市场将不能再承担资本市场的职能;集邮对年轻人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以上三个观点。尽管没有统计数据,但大家很清楚,目前全国集邮的人数未必就比收藏金银币的人多。在卢工市场,我们可以每天分别统计一下前来问讯邮票和金银币的人们,在2007年,我敢肯定,关心金银币的人数绝对超过关心邮票的人数。
有网友指责我,不能因为自己没有邮票,就说邮票不好。我可以告诉大家,我现在手里的邮票数量并不少,从文革到1998年(后来就不集邮了),几乎是不缺的。但是这些邮票对于我,只是一个收藏品。我并不否认邮票的收藏价值。但作为投资品,邮票真的已经是明日黄花。
观点二:老、精、稀的金银币品种会有一个重新评估、定位的过程。对于金银币中的老、精、稀品种,我的观点就是“能买则买”。不用担心这些品种以后还会在市场上出现,就算出现,它们的价格将不会低于名家书画和瓷器市场的二线品种的价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我在《钱币报》上发表的文章《金银币——投资当代官窑器》。以目前的市场来看,老精稀的品种可以重点关注:1/3盎司和平年金币、黄、白金一盎司生肖。以上品种是老币中性价比最高的。从2006年前和平年金币和82年的足球金币是等价的,现在是一倍的差距!一盎司生肖是不应该输给五盎司的金币,因为它们是最受欢迎的生肖品种!
邱炜写于2007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