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2007北京币博会的拍品
自1996年秋太平洋在京首开中国现代金银币拍卖先河,具有无限前景的“现代文物”——中国现代金银币终于登上了艺术品的拍卖舞台。十月下旬,令人瞩目的2007年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币品专场拍卖会将开槌。近日,我看了此次拍品的清单后,有以下几点看法,欢迎朋友们共同探讨。
一、老币比例大
按照目前金银币市场给“老币”所下的定义,我想应该是2000年以前发行的就算老币了吧。在拍卖清单中,单依拍品编号计,2000年(含)以前的拍品占总数的近80%。我认为,这表明了主办方除实现其在《中国贵金属纪念币拍卖会拍品征集启事》中所说的“为了弘扬钱币文化、壮大集藏群体、活跃收藏氛围”的目的外,还显示了其在金银币“市场观”方面秉持“顺势而为”态度的明确性和坚定性。然而,在拍品中,衍生品纪念章的比例稍大了一些,竟占总数的近两成。
二、起拍价略高
至今年春季,虽然稀有币的市场价格并非一路高歌猛进,但具有强烈官方色彩的此次拍卖会拍品的价位高定,无形之中是给稀有币价值的显现注入了“催化剂”。稀有币市价高了,说明钱币增值了,这正是绝大多数金银币集藏和投资者的期盼所在。另外通过与钱币市场(包括网络买卖)报价相比,发现不少拍品的起拍底价似乎就是市场币商平时的叫卖价。我认为,此做法是有利于市场发展的,因为币商平时的叫卖影响力是远远不及在首都举办国际性钱币专场拍卖会的,这也是币博会附带拍卖会的魅力所在,更是以突显稀有币价值连城并拉动整个金银币市场向好的有效办法之一,拍卖结果值得期待。
三、淘宝好时机
趣味性的“1号”证书、发行量在三位数的稀有币、特殊规格的币章、平日在市场上见不到的珍品等等,通过公开的平台展示在世人的面前,尤其是在官方拍卖会中首次出现新中国“样章”:“41号”拍品——1987年寿星金样章。这个“首次”是我个人观察的,也许不确切。这是不是表明官方今后拟开放“样币”等特殊币品上拍的信号?有待于进一步观察。总之,正如主办方在《拍品征集启事》中所说“将为您提供一个展示精品、交流信息、拓展业务的绝佳机会”,比如第23号品“1995年台湾光复回归祖国50周年公斤银币”,发行量极少。我曾听币友说该币1996年初在上海市场还见过,之后便无影无踪了,我托在台亲友打听卖主无果。现在,确实就是淘宝的最佳时机。
四、沉淀不理想
说心里话,此次拍品的起拍价位是令我欣喜的。要想火车跑得快,必须要由车头带。金银币市场要想得到长足的稳步发展,是离不开稀有币和精品币增值示范效应的。稀有币价值体现不出来,是多么荒谬的事啊,叫人无法容忍!稀有币价值的提升是收藏客观规律,更是钱币市场的管理机构、绝大多数金银币集藏爱好者和市场人士共同努力和呵护的结果。然而,从收藏的角度看,早期币和精品币如此之多的出现,尤其是近年来陆续从德国、日本、新加坡、港台等地回流的稀有币和早期币,侧面反映了这些钱币沉淀得不够理想,我曾想撰写一篇有关早期币回流的市场调研文章《德国,又是德国!》,因工作繁忙而搁笔。不过,情况或许是:一是这些币是“浮筹”,未落藏家,并没有真正的沉淀;二是相对集中于藏者,现在是拿出来作为调剂的。但愿是后者。(孙浩洋0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