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_ResumeError}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各种纸币常见的作假方法及辨识.供泉友参考(王新辉)
作者:王新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913  更新时间:2006/6/17 22:24:02  文章录入:刘扬  责任编辑:刘扬
各种纸币常见的作假方法及辨识.供泉友参考
纸币称得上现代金融业的血液,是当今世界上必不可缺的东西,它起源于古老的中国。 研究纸币除了了解它们的时代背景、沿革过程外,还必须知道它们的多寡及在历史上的地位,以有利于将最珍罕的纸币妥善保存起来。凡珍品纸币一定稀少,但稀少的纸币不一定是珍品,如一些地方性私家发行的代价票券,尽管存世只有一、二件,但它们在货币史、经济史上的地位很低,所以不能称为珍品。而一些国家发行又具有历史意义的纸币,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或是距今年代久远、或是流通时期极短、或是尚未正式发行,所以存世极罕,这样的纸币才可称得上珍品。以辛亥革命时期的纸币为例:民国元年时南京中国银行发行的一元、五元纸币,至今仅在第二历史档案馆发现了几张,他处均无收藏。北京发行的中华民国度支部兑换券仍沿用宣统大清银行兑换券票版,只是将载淬头像改为数行文字:“此票在度支部委权之银行银号支取现银准完纳丁漕厘税一切官款”。这种兑换券的存在说明民国财政部的前身也一度沿用清代度支部旧称,因为时极短,所以民国史料中往往不载。这些纸币都是极为稀罕的辛亥革命文物,是当时的历史见证,所以弥足珍贵。
  由于珍罕纸币具有相当高的价值,所以就出现了伪造及伴随而来的鉴定工作。鉴定纸币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及长期积累的经验,才能真正洞悉毫厘、去伪存真。
  (一)纸币的伪造手法
  1.涂改与拼接
  涂改作伪是一种常见的手法,这种伪品有三个特征,一是取普通票涂改成珍贵票;二是将低面值改成高面值;三是涂改旧票较多,因为涂改新票容易察觉。曾见到一张李鸿章像的大清银行兑换券奉天拾元伪票,是利用民国元年黄帝像中国银行兑换券拾元旧票改成,这二种钞票的背景图案相同,同为美国印造。伪票上的李鸿章像系用相似颜色的旧票碎片拼凑而成,面容细部则以颜料描绘,稍加留意即可看出。
民国早期有一种涂改地名票,因当时各地银两与钞票的兑换率不同,所以同一银行的纸币也标明地名,分区域流通,有人为达到混用目的而涂改地名,因改动部分较小,其它图案文字纸张完全相同,所以不易发觉。
  近年来,集钞队伍不断扩大,难免鱼龙混杂,个别不法分子将一些早已废弃的旧票涂改成巨额面额的钞票或外币。如40年代的法币、关金、金圆券有不少是美国钞票公司承印的,正面下方有中文标明,于是就有人将这类纸币涂改成巨额美金,如1941年交通银行的25元法币被涂改成25万美金。实际上只要稍有一类纸币知识的人都知道美金上是没有中文的。也有人将1945年林森像五元金圆券,改成壹佰万元金圆券,还有人将此票上的中文全部涂去,改成50万美金巨票进行诈骗的事。
  1921年成立的香港国民商业储蓄银行信誉较好,当年发行的钞票大多收兑回笼,这些回笼票被截去半张后销毁,另半张留存备查,但留存部分也有少量流出,钱币商将左右两半拼接,供给如饥似渴的集币爱好者,只是左右两半号码不同,容易识别。
  2、加盖伪造
  1941年中央银行印制藏文法币一千万元,以备在西康及西藏地区流通,这种法币系用民国五年英国华德路厂印制的中央银行壹元、伍元、拾元券加盖藏文而成,正面红色;背面黑色行藏文。这种加盖钞引起了集币者的兴趣,抗战胜利前后,四川就有人利用华德路伍拾元及壹佰元面值法币盖了藏文伪戳运至上海钞币市场出售,现已发现在同一字头千位数之内的伍拾藏文券中竞有几种不同的加盖,有加盖重庆地名、藏文倒盖;有无地名、藏文倒盖;还有无地名、藏文正盖的。这是不符合常理的,种种迹象表明,伍拾元藏文券根本没有真品,但其它面值的藏文券真假均有,真品的藏文油墨带有一定的光泽,字体也和伪品稍有不同。与伪盖藏文券同时出现的还有加盖重庆地名的各种法币。抗战胜利后,法币迅速贬值,所以有人利用它们加盖作伪售给集藏者。
  3.现代科技作伪
  在战争时期,经常发生敌对双方互造伪币的事情,如希特勒曾伪造了大量英镑,在二次大战期间抛入国际市场,用以购置军火及重要物品,给英国的金融市场带来很大的破坏。这种由国家制造的伪钞采用了最高级的科技手段,所以真伪较难辨别。在和平时期,利用高科技制造伪钞的都是一些不法分子或黑帮组织,专以牟利为目的。上述伪钞一般采用分色制版胶印的方法,而彩色复印机问世后也给伪造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早在50年代初,就有人伪造过民国三十七年版壹佰元人民币,因采用照相制版分色胶印的办法,所以较难分别,当真伪二张并列时,可发现真票的图像清晰伪票比较模糊,当使用一段时间后,伪票的纸质松散,更易发现。为了防止彩色复印制造伪钞,有的国家对彩印机控制使用,此外,彩色复印件的尺寸总和原件有一些差距,且没有水印,仔细核对还是能识别的。
  现代造伪钞往往从纸张到印制全套照搬,他们使用了高性能的印刷设备,经过胶印、凹印及胶凹套印等复杂过程,使伪钞的纸质、油墨的凹凸感都和真品相去不远,如1982年香港一伪钞集团利用日本和台湾的设备和原料,伪造拾元面额人民币6万余张,泰国一伪钞集团在曼谷伪造了美钞250万张。近年在我国南方各省发现了伍拾元及壹佰元面值的伪钞,其纸质较薄软、图案清晰度较差,但在弱光下很易疏忽上当。现代伪钞的制造技术甚高,其欺骗性及危害性也越大。
  (二)纸币的鉴定及防伪
  鉴定纸币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要了解每个时代的纸币风格、行文沙惯及书法特征。伪造古钞最困难的就是模仿古人的文字,因为每个时代的书体都有各自的特征,这也是鉴定古代书画的重要依据。宋代钞版上的文字和宋代湖州铜镜上的铭文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些文字粗犷有力,犹有北魏遗风,金元纸币上的文字大体仍和宋代相似,但渐趋流畅。元代出现了几位大书法家如赵子昂、鲜于枢、柯九思等,对明清人的书风影响极大,而明清纸币文字也秀丽工整,一丝不苟。至今发现的一些古钞伪品文字大多属清以后的书风。又古钞上的花纹也繁密细致,以防伪造,它们同样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如元明纸币边栏上的凤鸟及缠枝花纹与元明青花瓷器上的花纹十分相似,而伪钞上的花纹大多粗制滥造,和时代风格不符。
  古代文字要求简练,伪造纸币处罪的条款一般就直接刻于钞版印在纸币上,不需要另外加盖,所以加盖条款太多也有画蛇添足之嫌。旧纸币历经岁月,常有流通折叠的痕迹,如长期为人收藏,即使没有破旧残损,也要泛黄变色,有些古钞纸张印色全新,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怀疑。
  最近发现的1926年湖南柴山洲特别区第壹农民银行壹元布币很有探索的必要,此币以前仅有文字记载,今据物主说在当地废墟断垣中觅得,但奇怪的是经过65年仍赫然如新,印色鲜艳,布质为高支数的府绸,不是记载上所说的白竹布。所以泉币界大部分意见认为是新做的伪品。
  鉴定纸币除了掌握上述这些基础知识外,还必须懂得真伪的三大要素。
  1.纸质的研究
  各时代纸币的纸质往往不同,研究纸币的真伪必然要研究纸质。因为纸币要长期流通,所以纸质必须有相当的韧性,古代一般以桑皮为原料,并增加纸张的厚度,目前见到的元钞都是这种纸张,因岁月的侵蚀,其色泽不一,有深灰色、灰绿色或灰中微带黄色等数种,但既厚且韧是一致的。明钞的纸质较差,一般利用公文、试卷等废纸再生后印钞,因当时未作漂白处理,墨迹残留,多呈青黑色,较元钞色泽更深,质地也不够紧密,有粗松的感觉,折叠处常有破损。清代的户部官票用的是淡米黄色或白色的厚纸,质地坚韧,大清宝钞则有厚纸、薄纸两种,薄纸一种质量较差,为咸丰后期粗制滥造产品,也有少量系当时私造的伪钞。真票在印制发行时通常每百张钉成一叠,所以在纸币的天头正中往往有一小孔近人伪造古钞,一般找不到合适的纸张,或用宣纸代替,再人工做旧,如烟熏染色、添加水渍等等,但纸质的单薄脆弱是非常明显的,这种宣纸一且流通,马上就会破损,所以不会是真品。也有人取桑皮纸伪造,但现在桑皮纸都很薄,呈半透明状,或用几张桑皮纸叠起来伪造,都可以看出问题来,因为真正的古钞是用单张的厚纸。然而此规律不适用于近代,如清后期公私钱局票号发行的各式钞票所用纸张质地也薄,但面积小,一张面值千两的银票往往只有户部官票的一半,使用时不需折叠,这就解决了纸薄易损的问题。一般来讲,同治、光绪年间的铜元券多用颜色较深的皮纸或淡黄色的元书纸、毛边纸,银两票多用洁白的单宣、夹宣。光绪、宣统年间开始采用机制道林纸,并用铜版或钢版印刷。当时京津地区的万义川银号既有道林纸的横式票,也有用传统纸张的红色一元、五元票,这种纸张洁白细腻、富有弹性,坚厚有如小羊皮,为一种特制的棉宣,它处末见,所以无法伪造。清末民初英商在中国设立麦加利银行,发行纸币自成一格,每张纸币都由小型的整张纸印成,其四周毛边不加裁整,一般也无法伪造。民国以后基本上不再使用传统的国产纸张,改用机制纸张,对它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世界各国的造币纸都以特殊方法制成,除了具备耐磨、耐折叠、坚韧等优点外,日币纸张采用了本国独有的植物纤维原料,美钞纸张夹有不规则的红、蓝彩色纤维,瑞士法郎、英镑、港币等在纸张中夹有一根金属或塑料制成的安全线,对着亮光可清楚的看到一根黑线贯穿整张纸币。如这类印钞纸很难伪造。
  近年伪造的苏维埃根据地纸币通常可在纸质上发现问题,由于仿造者找不到当年的纸张,就用其它纸张代替,如鄂东总行贰串文券、大风区贰串文券、鄂东农民银行壹串文券、铜鼓县生产合作社壹角券、贰角券等均以二张浅棕色土纸粘合而成,与真品不同,因为鄂东与江西铜鼓地属两省,制钞纸怎么会纸质相同,且完整如新?所以是近年造的伪币。
  2.纸币上的水印及暗记
  为防止伪造,印钞纸上常预先做好水印。水印依*刻有文字图案的两个金属滚筒滚压而成,放在光线下有透亮的感觉。如现在的人民币上就有方足布、五角星、毛泽东头像、天安门等不同的水印多种。利用彩色复印机复印出来的伪钞没有水印,在水印的位置上仅有浅灰白色的轮廓,无透明感,用照相制版印刷而成的伪钞也和上述情况相同。
  钞版在雕制过程中,常会在不引人注目的地方按放一些暗记,如中国农工银行1932年美钞公司承印的一元、五元、十元纸币背面的纺织图中有英文字母暗记:A、B、N、Co。含义为美国钞票公司。中国银行1941年大东版贰角券正面长城图案中有中国银行、唐霖坤雕刻等字。中央储备银行1940年贰角券正面中山陵右侧之林木中有一“悼”字,指当时负责制版的工务长王悼卿。同年之五角券有“中央马”三字暗记,中央指银行名,马指工务长马阔岩。中央储备银行1944年贰百元券的正背图案中有“US—AC”四个英文暗记,当时传为“美国来了”之寓意。实际上反映了广大人民仇视日寇的心理。这种钞票上的暗记在早期印刷伪造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确实起到一定作用,因早期伪钞上的图案总不及真品清晰,这类暗记在复制过程中会变得模糊或消失部分,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其防伪作用已有所削弱。
  3.纸币上的号码及签字
  对纸币逐张编号也是防伪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早期纸币的发行量尚不过大,一些信誉较好的银行每隔数年就要回收旧钞,代以新币,回收的旧钞按原号顺序排列,每一百号扎成一叠,切去一半后销毁,一旦发现有同样号码的旧票出现,就可以及时追查,直至破获伪钞集团。为了缩小号码数字,更有利于核对检查,在号码之前一般有1至几个冠字,冠字与发行年份、发行数量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这样可以防止杜撰冠字号码。据1991年7月江苏《盐城钱币简讯》报道发现了两张大小、面值、图案、编号完全相同的盐阜银行贰角券,推测是印刷时号码机失灵造成,所以同为S264132,这是在当年特殊环境下产生的,要是在现代纸币中发现这种情况,其中必有一张是伪钞了。
  纸币上的签字是早期的一种防伪措施,如30年代之前的外商在华银行纸币,有不少是由银行负责人亲笔签名的,这种签名很难模仿。后来因纸币发行量过大,签名也只得依*印刷而成。有时也将钞票印刷与签名印刷分在两地进行,以防疏漏。1934年时,由英商德纳罗公司承印中国银行天津一元、十元票两种,原拟抵津后再印签名,但在运输途中,全部壹元票被身份不明之人抢走,该票正面为农夫驱牛耕田图案,抢钞者遂伪造了签名以冀混用,因墨色暗淡,字迹粗劣而易被人识破。中国银行急于第二年改印马耕田图案一元票大量投放市场,而1934年的牛耕田一元票因失去了价值被人销毁,至今发现不多,反成了旧纸币中的珍品了。
  今后鉴定纸币还可以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无损测定某一种纸币的纸质或油墨、印泥成分,这种方法已经在古书画鉴定中试用,效果比较理想。一般印泥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殊砂),然而有人对大明通行宝钞上的印泥作了成分分析,结果却大吃一惊,其中没有汞元素而只有铅元素,说明该大明宝钞用了硫化铅印泥,由于只用了一张做试验,目前还不能肯定所有的大明宝钞都用这种印色。荧光分析的缺点是价格昂贵,如能普及的话一定能对纸币鉴定带来很大帮助。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