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面值 |
印刷厂 |
颜色 |
票幅 |
加盖地名 |
收藏参考价格(人民币元) |
无 |
20枚 |
财政部 |
|
|
|
|
无 |
50枚 |
财政部 |
|
|
|
|
1915 |
10枚 |
|
蓝/棕 |
77×133 |
|
|
1915 |
10枚 |
|
|
|
|
|
1915 |
10枚 |
|
|
|
江西 |
|
1915 |
10枚 |
|
|
|
天津 |
|
1915 |
20枚 |
|
紫/绿 |
82×140 |
|
|
1915 |
40枚 |
|
棕/绿 |
86×146 |
江苏 |
|
1915 |
40枚 |
|
|
|
直隶 |
|
1915 |
40枚 |
|
|
|
京兆 |
|
1915 |
50枚 |
|
红/蓝 |
88×154 |
河南 |
|
1915 |
50枚 |
|
红/蓝 |
88×154 |
|
|
1915 |
50枚 |
|
红/蓝 |
88×154 |
|
|
1915 |
50枚 |
|
红/蓝 |
88×154 |
京兆 |
|
1915 |
50枚 |
|
红/蓝 |
88×154 |
山东 |
|
1915 |
50枚 |
|
红/蓝 |
88×154 |
江苏 |
|
1915 |
100枚 |
|
绿/红 |
92×161 |
安徽 |
|
1915 |
100枚 |
|
绿/红 |
92×161 |
京兆 |
|
1915 |
100枚 |
|
绿/红 |
92×161 |
山西 |
|
1915 |
100枚 |
|
绿/红 |
92×161 |
直隶 |
|
1915 |
100枚 |
|
绿/红 |
92×161 |
江西 |
|
1915 |
100枚 |
|
绿/红 |
92×161 |
河南 |
|
1919 |
10枚 |
财政部 |
紫/棕 |
59×105 |
|
|
1919 |
10枚 |
财政部 |
紫/棕 |
59×105 |
|
|
1919 |
20枚 |
财政部 |
蓝/棕 |
72×121 |
|
|
1919 |
20枚 |
财政部 |
蓝/棕 |
72×121 |
|
|
1920.7 |
20枚 |
美钞公司 |
蓝棕 |
58×109 |
京兆 |
|
1920.7 |
20枚 |
美钞公司 |
蓝棕 |
58×109 |
直隶 |
|
1921 |
10枚 |
|
蓝/绿 |
76×134 |
京兆 |
|
1921 |
20枚 |
|
紫/绿 |
82×141 |
京兆 |
|
1921 |
20枚 |
|
紫/绿 |
82×141 |
|
|
1921 |
20枚 |
|
紫/绿 |
82×141 |
|
|
1922.12 |
10枚 |
财政部 |
蓝/棕 |
58×113 |
|
|
1922.12 |
20枚 |
财政部 |
紫/绿 |
71×121 |
天津 |
|
1922 |
20枚 |
|
紫/绿 |
81×137 |
京兆 |
|
1922 |
20枚 |
|
紫/绿 |
81×137 |
京兆 |
|
1922 |
20枚 |
|
紫/绿 |
81×137 |
山东 |
|
1922 |
20枚 |
|
紫/绿 |
81×137 |
京兆 |
|
1922 |
20枚 |
|
紫/绿 |
81×137 |
天津 |
|
1923.5 |
10枚 |
|
蓝/棕 |
59×112 |
京兆 |
|
1923.5 |
10枚 |
|
蓝/棕 |
59×112 |
山东 |
|
1923.5 |
10枚 |
|
蓝/棕 |
59×112 |
天津 |
|
1923.5 |
20枚 |
|
紫/绿 |
73×118 |
京兆 |
|
1923.5 |
20枚 |
|
紫/绿 |
73×118 |
山东 |
|
1923.5 |
40枚 |
|
棕/绿 |
81×134 |
|
|
1923.9 |
10枚 |
|
蓝/棕 |
59×112 |
|
|
1923 |
1角 |
财政部 |
蓝/紫红 |
60×111 |
|
|
1923 |
2角 |
财政部 |
紫/桔 |
65×116 |
|
|
1923 |
5角 |
财政部 |
绿/棕 |
72×127 |
|
|
1923 |
1元 |
财政部 |
紫/蓝 |
78×136 |
|
|
财政部平市官钱局1941年成立于保定,资金100万两,主要负责人陈福颐。1915年开始发行铜元券。当时各省的私人所发商票已逐渐禁绝,而铜元又赶制不及,旧的制钱流通又缺乏,为了便于民间流通,由平市官钱局发行的铜元票与铜元一样流通于市面,并可随时兑换铜元,到1920年陆续成立济南、太原、西安、开封、洛阳、徐州、张家口、热河等分局、支局多达20余外,发行铜元票达一百九十五万七千余串(一串相当于十铜元百枚)。大部分均由财政部印刷局印制(即现在北京白纸坊的北京印钞厂)。后来亦有私人印刷厂代印的(京华、商务、和济)但在票面上没有留下厂名,只有1920年一种是由美钞公司印制的。
财政部平市官钱局的铜元票年份有民国4、8、9、10、11、12年,面值有10、20、40、50和100枚。后期还有民国12年的1、2、5角辅币券。加盖的地名除京兆外,尚有江苏、安徽、河南、山东、山西、张家口、天津、烟台、昌平等十分复杂,还有众多的改地名券。据吴筹中不完全统计,各年份、各面值及地名票达74种。
1926年12月平市官钱局改组为官商合办的京兆银钱局。
财政部平市官钱局的铜元票图案基本一致,即左侧为颐和园石舫,右侧为天坛,中间为面值。背面图案为北海白塔。1923年的辅币券中间图案为三门牌坊。
年份 |
面值 |
印刷厂 |
颜色 |
票幅 |
加盖地名 |
收藏参考价格(人民币元) |
|
10枚 |
财政部 |
|
|
|
|
|
20枚 |
财政部 |
棕/绿 |
85×144 |
|
|
|
50枚 |
财政部 |
棕/蓝 |
|
|
|
财政部平市官钱局,还发行一组挂有省名的铜元票,已见有直隶财政部平市官钱局,发行的铜元票面值有10、20。30枚,图案均为中间是天坛,印刷厂名印在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