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时期发行的军用票
日本军用票的出现起源于明治10年(1877),在此之后的中日甲午战争时期,以及各式各样的强盗式的侵略战争时期,它是一中强制发行、军费性质、没有金融保证的证券.初期主要为筹集军费,后经日本内阁决定,把军用票等同作一般通货,在中国华中、华南等日本侵略新占领区全面流通,并不断扩大使用范围.1938年11月,跟出台了在侵略占领区一律使用军用手票的强制性草案,禁止使用日元,以避免在华流通的日元贬值,波及日本国内金融,强迫中国人民在沦陷区必须使用军用票,军用票是侵略者的罪证.民国时期,日本在中国发行并强制流通的军用票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时间为1914年8月,日本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出兵强占中国的山东半岛,期间在青岛以"日本帝国政府"的名义发行大正三年银10钱、银20钱、银50钱、银1元、银5元、银10元等六种军用票,主要流通于山东铁路沿线.
第二次,时间为1918年8月,日本与中国东北的奉系军阀产生矛盾并发动政变强占中国北满州地区,期间在当地发行大正七年金10钱、金20钱、金50钱、金1元、金5元、金10元等六种军用票.
第三次,在1937年7月如本全面侵华战争以后.这一次强制发行的军用票面值齐全,在其铁蹄所到之处强迫中国人民使用.此后,随着日本军队的全面入侵中国,又发行了多种军用票,主要品种如下:
1.甲号军用票:1937年由日本内阁印刷局印刷,以"大日本帝国政府大藏省"名义发行,直式,面值有10钱、50钱、1元、5元、10元五种,发行额相当于日币100万元.
2.乙号军用票:1938年9月由原旧"日本银行"发行的兑换券,涂去行名、签章和兑换说明文字,加盖"大日本军用手票"字样发行,横式,面值有1元、5元、10元、100元四种,发行面额约2000万日元,大约有1/3流通于上海的虹口地区.
3.丙号军用票:1938年由日本正式印制"大日本政府军用手票",由"大日本帝国政府大藏省印刷局"制造,横式,面值有1元、5元、10元、100元四种,固定主要在中国的华南占领区使用.
4.丁号军用票:1939年6月由"大日本帝国内阁印刷局"印制,横式,面值有1钱、5钱、10钱、50钱、1元、5元、10元共七种票,规定主要在中国的华中占领区使用.
5.戊号军用票:1939年9月由"大日本帝国内阁印刷局"印制"大日本帝国政府"券,横式,面值有1钱、5钱、10钱、50钱、1元、5元、100元共七种面值,1940年又增发直式面值2厘5毫券一种,并固定主要在中国的华中占领区使用,同时决定收回甲、乙号军用票.
6.己号军用票:1940年由大日本帝国内阁印刷局"印制"大日本帝国政府"券,横式面值有50钱、1元、5元、10元和改版后的10元,共计四钟面值5种票.
1943年日本政府出台新规,规定自4月1日起,停止日本军用票在中国的华中、华南地区流通,改以"中国储备银行"发行的"中储券"替代,规定军用票18元折合"中储券"100元兑收.
日本侵占中国青岛时发行的军用票 |
年份 |
面额 |
票幅 |
颜色 |
实票价格(参考价) |
1914年(大正3年) |
银10钱 |
69×100 |
红黑/黄棕 |
1000-1500 |
1914年(大正3年) |
银20钱 |
69×100 |
绿黑/绿 |
1500-2000 |
1914年(大正3年) |
银50钱 |
69×100 |
紫黑/淡紫 |
1500-2000 |
1914年(大正3年) |
银1元 |
90×129 |
黄黑/黄 |
2000-2500 |
1914年(大正3年) |
银5元 |
93×130 |
蓝黑/蓝灰 |
未见 |
1914年(大正3年) |
银10元 |
92×127 |
蓝黑/蓝灰 |
未见 |
日本侵占中国北满时发行的军用票 |
1918年(大正7年) |
金10钱 |
70×99 |
桔黑 |
未见 |
1918年(大正7年) |
金20钱 |
70×99 |
黄黑 |
未见 |
1918年(大正7年) |
金50钱 |
70×99 |
红黑 |
未见 |
1918年(大正7年) |
金1元 |
101×142 |
蓝黑 |
未见 |
1918年(大正7年) |
金5元 |
101×142 |
桔黑 |
未见 |
1918年(大正7年) |
金10元 |
98×136 |
紫黑 |
未见 |
日本全面侵华时期发行的甲号军用票 |
1937年(昭和12年) |
10钱 |
72×118 |
蓝黑 |
150-250 |
1937年(昭和12年) |
50钱 |
75×123 |
黄黑 |
400-500 |
1937年(昭和12年) |
1元 |
79×131 |
蓝黑 |
75-100 |
1937年(昭和12年) |
5元 |
86×134 |
蓝黑 |
75-100 |
1937年(昭和12年) |
10元 |
96×147 |
黄黑 |
75-100 |
日本全面侵华时期发行的乙号军用票 |
1938年(民国27年) |
1元 |
145×86 |
绿桔 |
1-2.5 |
1938年(民国27年) |
5元 |
132×75 |
绿桔 |
2.5-10 |
1938年(民国27年) |
10元 |
142×81 |
绿棕 |
5-25 |
1938年(民国27年) |
10元 |
163×92 |
绿 |
5-25 |
日本全面侵华时期发行的丙号军用票 |
1938年(民国27年) |
1元 |
145×86 |
绿桔 |
1-3 |
1938年(民国27年) |
5元 |
133×75 |
绿桔 |
4-10 |
1938年(民国27年) |
10元 |
143×81 |
绿 |
3-15 |
1938年(民国27年) |
100元 |
162×94 |
绿 |
3-15 |
1938年(民国27年) |
100元 |
160×92 |
绿棕 |
8-30 |
日本全面侵华时期的丁号军用票 |
1939年(民国28年) |
1钱 |
94×45 |
棕 |
0.5-2 |
1939年(民国28年) |
5钱 |
100×49 |
蓝 |
0.5-3 |
1939年(民国28年) |
10钱 |
106×50 |
棕/桔 |
1-5 |
1939年(民国28年) |
50钱 |
120×58 |
绿 |
2-5 |
1939年(民国28年) |
100元 |
139×66 |
紫黄/黄 |
2-5 |
1939年(民国28年) |
5元 |
148×71 |
蓝黄/蓝 |
1-5 |
1939年(民国28年) |
10元 |
159×77 |
紫蓝 |
3-10 |
日本全面侵华时期发行的戊号军用票 |
1940年(民国29年) |
2厘5毛 |
38×76 |
蓝桔/蓝 |
5-20 |
1940年(民国29年) |
1钱 |
94×43 |
蓝黄/棕 |
1-5 |
1940年(民国29年) |
5钱 |
99×47 |
蓝红/蓝 |
1-8 |
1940年(民国29年) |
10钱 |
105×48 |
紫黄/黄 |
1-10 |
1940年(民国29年) |
50钱 |
119×54 |
绿红/绿 |
1-15 |
1940年(民国29年) |
1元 |
139×65 |
紫红/红 |
1-15 |
1940年(民国29年) |
5元 |
149×71 |
绿黄/绿 |
5-10 |
1940年(民国29年) |
10元 |
157×73 |
紫棕/棕 |
10-15 |
1940年(民国29年) |
100元 |
169×80 |
绿 |
10-15 |
日本全面侵华时期发行的号外军用票 |
1944年(民国33年) |
1000元 |
163×104 |
红黄/紫黄 |
2500-3000 |
[NextPage]
满州中央银行
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东北区一直垂沿三尺,20世纪初的日俄战争,在中国的土地上,日本在东北打败了俄国,将俄国在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权益掠夺过来,为日后发动侵华战争进行经济和政治准备.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植清逊帝薄仪成立了傀儡政权,称"满州国".薄仪这位傀儡"执政皇帝",只是摆设有名无实,一切听命于日本关东军.同年6月15日设立"满州中央银行"/由五十岚保司任委员长.7月1日正式开业,总行设在长春.初期资本定为3000万,实收750万,后名义上资本增为1亿元,但一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仍有7000万元资金未交纳.该行除总行外,还在奉天(沈阳)、吉林、齐齐哈尔、哈尔滨等地设立分行.开业当年即发行纸币,由于时间仓促,来不及印制新券,用原东三省银行号未盖章的1元、5元票加盖"满州中央银行"字样,在市面流通.
该行业务自始至终完全受日本关东军的控制,不断提供日本建设"满州"的资金及为日本侵略中国提供军费援助.伪满州中央银行的货币性质上是日元附属货币,它是破坏东北的金融制度、垄断东北的金融市场、强化汇兑制度、扼杀民族工商业,为日本侵略战争服务的工具.
满周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除了有在原东三省银号"加盖券"外,1932年12月还发行了以五色旗为主图的5角、1元、5元、10元、100元券.此后从1935年11月至1944年11月,又陆续发行5分、1角、5角、1元、5元、10元、100元、1000元票券多种.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该行被国民党政府接受,雷击发行额超过136亿元.
1932(民国21年) |
1元 |
155×71 |
黑.红 |
1200-1500 |
1932(民国21年) |
5元 |
160×77 |
红.蓝/红 |
4000-5000 |
1932(民国21年) |
10元 |
167×85 |
蓝.红/蓝 |
5000-6000 |
1932(民国21年) |
1元 |
155×71 |
绿.桔//蓝 |
1800-2000 |
1932(民国21年) |
10元 |
167×85 |
绿 |
4500-5000 |
1932(民国21年) |
5角 |
122×70 |
蓝.黄/绿 |
450-500 |
1932(民国21年) |
1元 |
143×81 |
蓝.黄/绿 |
350-400 |
1932(民国21年) |
10元 |
162×93 |
蓝.黄/绿 |
350-400 |
1932(民国21年) |
5角 |
122×70 |
蓝.黄/绿 |
1800-2000 |
1932(民国21年) |
1元 |
143×81 |
蓝.黄/绿 |
4500-5000 |
1932(民国21年) |
10元 |
162×93 |
蓝.黄/绿 |
700-800 |
1932(民国22年) |
5元 |
151×86 |
蓝/绿 |
450-500 |
1932(民国22年) |
100元 |
181×103 |
蓝.黄.绿 |
1200-1500 |
1932(民国22年) |
5元 |
151×86 |
棕 |
700-800 |
1932(民国22年) |
100元 |
181×103 |
蓝.黄.绿 |
1800-2000 |
1935(民国24年) |
5角 |
118×64 |
棕绿/黄棕 |
250-300 |
1935(民国24年) |
5角 |
118×64 |
棕绿/黄棕 |
70-80 |
1937(民国26年) |
1元 |
128×67 |
黑.黄.绿 |
250-300 |
1937(民国26年) |
10元 |
148×80 |
黑.黄/蓝 |
250-300 |
1937(民国26年) |
1元 |
128×67 |
蓝.绿/绿 |
1-5 |
1937(民国26年) |
1元 |
128×67 |
棕.绿/绿 |
1-5 |
1937(民国26年) |
10元 |
148×80 |
紫.黄./蓝 |
5-10 |
1937(民国26年) |
10元 |
148×80 |
蓝.黄/蓝 |
5-10 |
1938(民国27年) |
5元 |
138×73 |
蓝/紫 |
350-400 |
1938(民国27年) |
百元 |
165×92 |
黑黄/蓝黄 |
350-400 |
1938(民国27年) |
5元 |
138×73 |
棕黄/黄 |
25-30 |
1938(民国27年) |
5元 |
138×73 |
绿 |
15-20 |
1938(民国27年) |
百元 |
165×92 |
紫黄 |
90-100 |
1938(民国27年) |
百元 |
165×92 |
蓝绿/蓝黄 |
70-80 |
1944(民国33年) |
5角 |
119×65 |
绿黄/蓝 |
250-300 |
1944(民国33年) |
5角 |
119×65 |
绿黄/蓝 |
5-10 |
1944(民国33年) |
1元 |
128×68 |
绿/蓝 |
250-300 |
1944(民国33年) |
5元 |
137×74 |
绿桔/绿 |
250-300 |
1944(民国33年) |
10元 |
147×81 |
棕绿/蓝 |
250-300 |
1944(民国33年) |
百元 |
168×91 |
黑蓝/棕 |
350-400 |
1944(民国33年) |
1元 |
128×68 |
紫蓝/紫 |
5-10 |
1944(民国33年) |
1元 |
128×66 |
绿蓝/紫 |
5-10 |
1944(民国33年) |
5元 |
137×74 |
绿桔/绿 |
15-20 |
1944(民国33年) |
10元 |
147×79 |
绿/蓝 |
5-10 |
1944(民国33年) |
10元 |
147×81 |
蓝绿/蓝 |
5-10 |
1944(民国33年) |
百元 |
168×91 |
黄蓝/棕 |
15-20 |
1944(民国33年) |
百元 |
165×88 |
蓝绿/棕 |
450-500 |
1944(民国33年) |
1千元 |
180×104 |
棕紫/绿棕 |
13000-15000 |
1944(民国33年) |
5分 |
94×48 |
绿/桔 |
350-400 |
1944(民国33年) |
1角 |
103×52 |
褐黄/绿 |
5-10 |
1944(民国33年) |
5角 |
127×64 |
绿/棕 |
120-150 |
1944(民国33年) |
5角 |
45×99 |
红 |
40-50 |
1944(民国33年) |
1元 |
45×99 |
绿 |
40-50 |
1944(民国33年) |
3元 |
45×99 |
紫 |
40-50 |
1944(民国33年) |
5元 |
45×99 |
蓝 |
40-50 |
1944(民国33年) |
10元 |
45×99 |
棕红 |
40-50 |
1945(民国34年) |
5角 |
45×99 |
红 |
40-50 |
1945(民国34年) |
1元 |
45×99 |
褐蓝 |
40-50 |
1945(民国34年) |
3元 |
45×99 |
紫 |
40-50 |
1945(民国34年) |
5元 |
45×99 |
蓝绿 |
40-50 |
1945(民国34年) |
10元 |
45×99 |
棕红 |
40-50 |
[NextPage]
冀东银行
1935年12月15日,大汉奸殷汝耕在日本侵略政权的授意和扶持下,组织冀东地区二十二个县创立"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后又改称为"冀东自治防共政府",并设"首都"于通州(北京郊区通县).伪政权于1936年11月又成立了伪冀东银行,总行设于天津,资本定为500万元,实收半数250万元.日军为维持该地区的金融统治和对军队的能给予时的给养,授予该行发行纸币的权利并指令伪满州国中央银行为该行提供资金和人员,在业务上给予协助.
1938年2月1日,伪冀东政府和北平汉奸王克敏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合并,同年3月,伪"中国联合政府"筹办"中国联合准备银行".随后,冀东银行停发纸币,清算后转为普通的商业银行.
该行所发的纸币有5角、1元、5元、10元、100元等面值,并在日本大阪造币厂铸造1角、2角镍币和1分、5分的铜币,在中国联合准备银行成立之前,该行发行额达780万元.
注:冀东二十二县分别为---抚宁、临榆、卢龙、迁安、昌黎、滦县、东亭、丰润、遵化、玉田、宁河、蓟县、宝坻、平谷、三河、武清、密云、顺义、怀柔、昌平、通县、三河.
无年份 |
5角 |
125×62 |
绿/蓝 |
1200-1500 |
无年份 |
1元 |
133×69 |
红/棕 |
1200-1500 |
无年份 |
5元 |
139×72 |
黑黄/棕 |
3500-4000 |
无年份 |
10元 |
137×76 |
黑黄/棕 |
4500-5000 |
无年份 |
100元 |
177×93 |
棕/紫 |
13000-15000 |
察南银行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军侵占了察哈尔省南部地区,8月27日攻占了张家口.汉奸于禹卿,杜运宇等网罗察南十个县的汉奸头目在张家口组织成立"察南自治政府",辖蔚县、宣化等张家口地区周围各县.
日军侵占张家口后,当时的货币市场状况极度混乱,市面流通的有日本银行、朝鲜银行、伪满州中央银行等银行的纸币.为了能控制经济,伪察南自治政府成立后,于1937年9月27日组建了察南银行,并于10月10日正式开业.该行资本总额定为100万元,一部分资金由伪察南自治政府筹办,另一部分为伪满州中央银行拆借.察南银行总行设于张家口,发行的伪察南纸币与日元、伪满州元等同行使.由于日本政权的安排以及银行业务的矛盾,开业仅二个月即并入伪"蒙疆银行".
伪察南纸币是用原东三省官银行号纸币加盖"伪满州中央银行"字样后,再加盖上"察南银行"字样发行,俗称双加盖票,面值为1元和10元二种,共发行约500多万元.该行在日本订印的新币未印成,即被并入伪蒙疆银行,故暂未见该行自印的纸币.
1937年(民国26年) |
1元 |
156×70 |
黑.桔 |
1200-1500 |
1937年(民国26年) |
10元 |
169×83 |
黑.桔 |
4500-5000 |
蒙疆银行
所谓蒙疆,实为日本侵略中国后创造的一个战略地理名词,泛指察哈尔南部,山西北部,绥远东部地区.
1937年11月22日,由伪察自治政府,伪晋北自治政府(统辖大同地区),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统辖锡林郭勒盟、乌兰布察盟、茬哈尔盟等地区)三个伪政府联合成立了"蒙疆联合委员会",不久改称为"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伪"蒙疆政府"直接听命于张家口的日本军部.
1937年12月1日,为统一币制,组织成立"蒙疆银行",作品能够行设于张家口鼓楼西街,在大同、归绥、丰镇、贝子庙、北平、多伦等地设立分行.资本额定为1200万元,由三方伪政府各出资100万元,又先后接收了察南银行、绥远品市官钱局及丰业银行,冀东银行的全部资产,吞并了四十多家私人钱庄.总裁仓悦卿,副总裁山田藏二.
该行开业后,即发行纸币,面值为1元、5元、10元、100元券.辅币为5分、1角、5角的铜币,辅币仅有5角镍币一种进入市场流通,其他只有样币.
日军一开始进入蒙疆地区时曾带进大量伪满州中央银行纸币流通使用,伪蒙疆银行成立后,仍有约500万元的伪满券在该地区流通,1939年春天开始,伪政府下令由伪蒙疆银行将伪满券逐渐收回,使蒙疆银行纸币成为当地流通的主要货币.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成立六年的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垮台,伪蒙匠银行由国民党政府接管.据统计,伪蒙疆银行的货币发行量达35亿元.
1937年(民国26年) |
5分 |
103×58 |
灰/桔 |
25-30 |
1937年(民国26年) |
1角 |
104×62 |
棕.黑/蓝 |
5-10 |
1937年(民国26年) |
5角 |
110×61 |
黑/绿 |
500-600 |
1937年(民国26年) |
5角 |
102×64 |
深紫/灰蓝 |
40-50 |
1937年(民国26年) |
1元 |
121×70 |
绿 |
5-10 |
1937年(民国26年) |
1元 |
149×69 |
绿/蓝 |
15-20 |
1937年(民国26年) |
5元 |
156×72 |
桔/绿 |
35-40 |
1937年(民国26年) |
10元 |
162×81 |
棕蓝/蓝 |
40-50 |
1937年(民国26年) |
10元 |
160×78 |
蓝 |
25-30 |
1937年(民国26年) |
10元 |
160×78 |
蓝 |
40-50 |
1937年(民国26年) |
100元 |
145×78 |
绿/棕 |
40-50 |
1937年(民国26年) |
100元 |
167×85 |
橄紫/紫 |
40-50 |
1937年(民国26年) |
100元 |
166×85 |
绿黑/紫 |
40-50 |
1937年(民国26年) |
100元 |
165×85 |
绿黑/紫 |
40-50 |
中国联合准备银行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侵略军侵占了华北大部分地区,并扶植汉奸王克敏在北平组织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为了达到以战养战,以华治华的战略目的,更为了能全盘掌控华北金融,日本侵略军筹备中国联合准备银行.
1938年2月11日,中国联合准备银行正式成立,总行设于北平,另在天津、青岛、济南、开封、太原、徐州、山海关、唐山、石门、临汾、运城、新乡、烟台、海州、潞安、龙口、威海卫、秦皇岛、宿县、淮阴,日本东京等地设立办事处,省金库代办处设在保定.
该行资本额定为5000万元,伪北平临时政府出资1250万元(从日本兴业银行、横滨正金银行、朝鲜银行三家银行借入),强迫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大陆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 业银行、河北银行、伪冀东银行八家银行共出资1250万元,并将原华北各银行1935年法币改革时未及上缴的发行准备金(白银)一并列入股本之列.
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成立后,野心勃勃,立意要将华北地区货币统一,实施伪联银券变为惟一"法币"的政策.出台了多个《旧货币整理办法》,对法币和各种商业银行、地方银行、私帖等纸币加以收兑、限制,直至禁止通行.对日本、朝鲜银行券及伪满州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也于1941年后禁止在华北流通.该行至日本投降前,共发行"联准券"约1423亿元,套取了中国大量的物资和外汇,是日本控制之下的奴才银行.
中国联合准备银行所发行的纸币有,第一套龙票(又称右龙票)1元、5元、10元和100元面值,辅币券有半分、1分、5分、1角、2角、5角券.第二套为小龙票(又称左龙票),面值相同,年份不同,后来又设计印发了面值5000元的大钞,但为及发行日本已投降.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中国联合准备银行随即结素,11月,国民党财政部规定联准券5元兑换法币1元.
1938年(民国27年) |
半分 |
96×52 |
蓝 |
90-100 |
1938年(民国27年) |
1分 |
96×53 |
红棕 |
5-10 |
1938年(民国27年) |
5分 |
100×55 |
紫红 |
15-20 |
1938年(民国27年) |
1角 |
101×56 |
棕 |
1-5 |
1938年(民国27年) |
1角 |
148×80 |
黑/褐 |
250-300 |
1938年(民国27年) |
2角 |
148×80 |
绿 |
700-800 |
1938年(民国27年) |
5角 |
148×80 |
红 |
450-500 |
1938年(民国27年) |
1元 |
195×111 |
绿 |
900-1000 |
1938年(民国27年) |
5元 |
197×112 |
红 |
1800-2000 |
1938年(民国27年) |
10元 |
193×112 |
蓝 |
1800-2000 |
1938年(民国27年) |
100元 |
196×111 |
紫 |
4500-5000 |
1938年(民国27年) |
1角 |
118×48 |
棕褐/棕 |
2500-3000 |
1938年(民国27年) |
2角 |
120×53 |
绿 |
700-800 |
1938年(民国27年) |
5角 |
121×56 |
红 |
450-500 |
1938年(民国27年) |
1元 |
181×93 |
绿 |
700-800 |
1938年(民国27年) |
1元 |
149×72 |
绿 |
15-20 |
1938年(民国27年) |
5元 |
153×75 |
桔 |
40-50 |
1938年(民国27年) |
10元 |
189×103 |
蓝 |
450-500 |
1938年(民国27年) |
10元 |
165×82 |
蓝 |
40-50 |
1938年(民国27年) |
100元 |
177×95 |
紫蓝 |
450-500 |
1938年(民国27年) |
100元 |
177×95 |
棕 |
450-500 |
1938年(民国27年) |
100元 |
177×95 |
绿/绿桔 |
40-50 |
1939年(民国28年) |
5分 |
98×55 |
红 |
15-20 |
1940年(民国29年) |
1角 |
100×55 |
紫桔/紫 |
5-10 |
1940年(民国29年) |
2角 |
103×59 |
蓝 |
5-10 |
1944年(民国33年) |
5角 |
99×57 |
赭桔/赭 |
35-40 |
1944年(民国33年) |
1元 |
126×63 |
蓝绿/蓝 |
15-20 |
无年份 |
5角 |
112×59 |
红 |
30-40 |
无年份 |
1元 |
148×70 |
绿 |
5-10 |
无年份 |
1元 |
124×63 |
紫 |
4500-5000 |
无年份 |
5元 |
151×74 |
桔 |
10-20 |
无年份 |
5元 |
139×69 |
绿/绿桔 |
5-10 |
无年份 |
10元 |
162×85 |
蓝/蓝桔 |
5-10 |
无年份 |
10元 |
164×83 |
蓝桔/蓝 |
10-20 |
无年份 |
10元 |
158×78 |
蓝/蓝桔 |
5-10 |
无年份 |
10元 |
147×70 |
紫/紫桔 |
5-10 |
无年份 |
10元 |
148×71 |
紫/紫桔 |
5-10 |
无年份 |
10元 |
159×77 |
蓝绿/蓝 |
40-50 |
无年份 |
10元 |
157×77 |
蓝绿/蓝 |
10-20 |
无年份 |
10元 |
157×78 |
紫绿/紫 |
10-20 |
无年份 |
50元 |
158×84 |
紫绿/绿 |
120-150 |
无年份 |
百元 |
177×95 |
绿棕/棕 |
10-20 |
无年份 |
百元 |
176×93 |
棕 |
40-50 |
无年份 |
百元 |
178×98 |
紫蓝/紫 |
10-20 |
无年份 |
1百元 |
171×89 |
棕桔 |
2-5 |
无年份 |
1百元 |
170×89 |
绿桔/绿 |
2-5 |
无年份 |
5百元 |
183×102 |
棕黄/棕 |
350-400 |
无年份 |
5百元 |
179×99 |
棕 |
10-20 |
无年份 |
5百元 |
183×102 |
棕紫/棕 |
30-40 |
无年份 |
5百元 |
184×83 |
蓝黄/棕 |
120-150 |
无年份 |
5百元 |
166×77 |
棕黄/棕 |
90-100 |
无年份 |
1千元 |
178×98 |
绿 |
90-100 |
无年份 |
5千元 |
174×99 |
棕/棕绿 |
450-500 |
[NextPage]
华兴商业银行
日军发动1937年"八.一三"事变攻占上海后,扶持以罕见梁鸿志为首的"维新政府",并于1939年5月,在上海虹口成立伪"华兴商业银行",资本定为5000万元,伪维新政府出资2500万元,其余款顶由台湾、朝鲜、三井、三菱、住友银行共同分担.随后发行华兴券.
该行不以华中沦陷区中央银行身位自居,而以商业银行的性质出现,规定华兴掐与法币等同流通,其目的是为了和法币争夺外汇,以助日军侵略之需.
为了让华兴券站稳脚跟,日军使伪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法币存款、关税、盐税一律改为以华兴券收付,日军军饷以华兴券发放等.但由于盒子的商业性质名不正言不顺,再加上其本身的外汇供给能力不足,难以和当时的华中地区商民乐于行使的法币相抗衡.最后导致华兴券信用大失,从发行到1941年停止使用,仅维持了一年零八个月.该行的纸币发行及流通额较少.
华兴商业银行的华兴券有主币1元、5元、10元三种面值,辅币有1角、2角.后"维新政府"被伪"汪精卫国民政府"吞并,华兴币被收回.
1938年(民国27年) |
1角 |
105×55 |
绿蓝/绿 |
450-500 |
1938年(民国27年) |
2角 |
118×60 |
棕/蓝 |
700-800 |
1938年(民国27年) |
1元 |
138×73 |
绿灰/绿 |
900-1000 |
1938年(民国27年) |
5元 |
161×78 |
赭灰/赭 |
2000-2500 |
1938年(民国27年) |
10元 |
168×84 |
棕绿/棕 |
2500-3000 |
1938年(民国27年) |
1角 |
105×55 |
绿桔/绿 |
900-1000 |
1938年(民国27年) |
2角 |
118×60 |
棕蓝/蓝 |
1200-1500 |
1938年(民国27年) |
1元 |
138×73 |
绿黄/绿 |
2000-2500 |
1938年(民国27年) |
5元 |
161×78 |
赭绿/绿 |
2500-3000 |
1938年(民国27年) |
10元 |
168×84 |
桔赭/桔 |
4500-5000 |
无年份 |
1元 |
133×71 |
棕 |
1200-1500 |
无年份 |
5元 |
136×72 |
棕 |
1200-1500 |
无年份 |
10元 |
152×76 |
灰蓝/蓝 |
1200-1500 |
中央储备银行
1940年3月,大汉奸汪精卫在日本侵略军的扶持下,组成了除东北之外所有中国沦陷区南北结合的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但日本人则开始就反对汪精卫伪政权主理货币金融,阻止其成立银行.后在望警卫作出了华北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继续设立,不要求统一沦陷区货币的保证之后,日本侵略军政府才同意汪精卫建立"中央储备银行".
1941年1月6日,"中央储备银行"正式开业,总行设于南京.资本额定为1亿元,由伪国库筹拨.总行内需聘请大量日本顾问及日本职员,日本规定凡有关中央储备银行夤夜 、理事会议、国外汇兑、与外国银行的关系、关于法币、军用票及联银券之间的关系的有关事项,均需征询日本顾问的意见.后又规定中央储备银行的流通区域应随时和日方协商等框框条文,实际上架空了汪精卫之流的实权,银行仍掌握在日本人手里.后来因形式变化,日本人又重点发展"中央储备银行",实为借汪精卫的伪政权实施更大规模的经济侵略.
中央储备银行纸币券刚推出时,曾受到各方面的抵制.为了进一步推广"中储券",汪精卫伪政权从1941年8月开始,实施了贬低法币价值,大力打击法币的举措.稍后又正式出台了《禁止法币使用草案》,强制执行以法币2:1的比率兑换中储券,强硬规定华东 、华中、华南沦陷区纸币本位统一为中储券.具体规定日下:1942年7月7日起在广州、厦门,8月0日起在汉口,9月5日起在九江、南昌、沙市等地进行全面兑换中储券.12月1日起在苏、浙、皖三省和南京、上海两市,1943年1月26日起在广东,2月10日起在武汉地区凡未经兑换的法币除禁止使用外,不准保存和拥有.至此以后,中储券在日本占领区得以巩固,逐渐达到了其除了东北之外的其他沦陷区统一使用中储券的目的.据统计,日伪掌握的中央储备银行发行纸币达50000亿元之巨,可见其抢夺中国人民财富的强盗本性.
该行发行的纸币,有民国29 年版1分、5分、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券等八种.民国31年版100元和500元.民国32年版1角、2角、5角、1元、10元、100元、500元券七种.民国33年版100元、200元、1000元、5000元、1万元券五种.民国34 年版5千元券和未发行的10万元券.
1940年(民国29年) |
1分 |
75×45 |
红 |
150-200 |
1940年(民国29年) |
5分 |
80×49 |
绿 |
150-200 |
1940年(民国29年) |
1角 |
108×52 |
绿/蓝桔 |
150-200 |
1940年(民国29年) |
5角 |
124×67 |
灰/蓝 |
250-300 |
1940年(民国29年) |
1元 |
150×78 |
绿 |
250-300 |
1940年(民国29年) |
5元 |
157×79 |
红黄/红 |
450-500 |
1940年(民国29年) |
10元 |
165×83 |
蓝 |
450-500 |
1940年(民国29年) |
1分 |
76×45 |
红 |
5-10 |
1940年(民国29年) |
5分 |
85×49 |
绿蓝/蓝 |
10-15 |
1940年(民国29年) |
5分 |
85×49 |
绿 |
10-15 |
1940年(民国29年) |
1角 |
108×52 |
绿/绿桔 |
5-10 |
1940年(民国29年) |
1角 |
108×52 |
绿/蓝桔 |
5-10 |
1940年(民国29年) |
2角 |
113×58 |
蓝/蓝紫 |
5-10 |
1940年(民国29年) |
5角 |
125×67 |
紫 |
10-20 |
1940年(民国29年) |
5角 |
125×67 |
桔/桔紫 |
20-30 |
1940年(民国29年) |
5角 |
125×67 |
紫 |
10-20 |
1940年(民国29年) |
1元 |
147×76 |
紫 |
5-10 |
1940年(民国29年) |
1元 |
151×77 |
紫 |
5-10 |
1940年(民国29年) |
1元 |
147×77 |
紫/紫绿 |
5-10 |
1940年(民国29年) |
1元 |
150×77 |
绿 |
5-10 |
1940年(民国29年) |
5元 |
157×79 |
红 |
5-10 |
1940年(民国29年) |
5元 |
157×79 |
红 |
10-15 |
1940年(民国29年) |
10元 |
165×83 |
棕蓝/棕 |
5-10 |
1940年(民国29年) |
10元 |
165×83 |
蓝 |
250-300 |
1940年(民国29年) |
10元 |
165×83 |
蓝红/蓝 |
5-10 |
1940年(民国29年) |
10元 |
165×83 |
蓝 |
5-10 |
1940年(民国29年) |
10元 |
165×83 |
蓝桔 |
5-10 |
1940年(民国29年) |
10元 |
165×83 |
蓝黄 |
90-100 |
1940年(民国29年) |
10元 |
165×83 |
蓝桔 |
90-100 |
1942年(民国31年) |
100元 |
182×89 |
蓝紫/蓝 |
5-10 |
1942年(民国31年) |
100元 |
181×88 |
绿蓝/蓝 |
5-10 |
1942年(民国31年) |
500元 |
186×96 |
棕 |
40-50 |
1943年(民国32年) |
1元 |
130×67 |
绿 |
150-200 |
1943年(民国32年) |
500元 |
170×85 |
棕紫/棕 |
150-200 |
1943年(民国32年) |
1角 |
108×53 |
绿 |
5-10 |
1943年(民国32年) |
2角 |
114×58 |
紫 |
5-10 |
1943年(民国32年) |
5角 |
126×68 |
棕 |
10-20 |
1943年(民国32年) |
5角 |
125×66 |
棕 |
10-20 |
1943年(民国32年) |
1元 |
130×67 |
绿 |
10-20 |
1943年(民国32年) |
10元 |
152×78 |
棕蓝/蓝 |
20-30 |
1943年(民国32年) |
100元 |
170×84 |
绿 |
5-10 |
1943年(民国32年) |
100元 |
170×84 |
蓝 |
5-10 |
1943年(民国32年) |
500元 |
185×95 |
灰黄/灰 |
5-10 |
1943年(民国32年) |
500元 |
185×95 |
蓝黄/蓝 |
5-10 |
1943年(民国32年) |
500元 |
183×97 |
棕/棕蓝 |
5-10 |
1943年(民国32年) |
500元 |
185×95 |
紫黄/黄 |
40-50 |
1943年(民国32年) |
500元 |
185×95 |
紫棕/棕 |
90-100 |
1943年(民国32年) |
500元 |
167×84 |
棕 |
5-10 |
1943年(民国32年) |
500元 |
182×96 |
棕/棕紫 |
5-10 |
1943年(民国32年) |
500元 |
170×85 |
紫黄/紫 |
5-10 |
1943年(民国32年) |
500元 |
183×96 |
棕/棕紫 |
40-50 |
1943年(民国32年) |
500元 |
182×96 |
棕 |
90-100 |
1944年(民国33年) |
1千元 |
184×94 |
蓝绿/蓝 |
250-300 |
1944年(民国33年) |
1千元 |
164×65 |
灰 |
450-500 |
1944年(民国33年) |
1万元 |
186×96 |
绿 |
450-500 |
1944年(民国33年) |
1万元 |
170×84 |
绿 |
450-500 |
1944年(民国33年) |
100元 |
139×73 |
蓝绿/蓝 |
40-50 |
1944年(民国33年) |
200元 |
166×83 |
棕 |
10-20 |
1944年(民国33年) |
1千元 |
184×96 |
深蓝 |
150-200 |
1944年(民国33年) |
1千元 |
183×95 |
紫绿/紫 |
15-20 |
1944年(民国33年) |
1千元 |
170×82 |
紫黄/紫 |
5-10 |
1944年(民国33年) |
1千元 |
149×77 |
绿 |
250-300 |
1944年(民国33年) |
1千元 |
164×65 |
蓝 |
250-300 |
1944年(民国33年) |
1万元 |
185×94 |
棕 |
90-100 |
1944年(民国33年) |
1万元 |
183×94 |
绿 |
90-100 |
1944年(民国33年) |
1万元 |
183×94 |
绿 |
90-100 |
1944年(民国33年) |
1万元 |
170×84 |
绿/绿黄 |
90-100 |
1944年(民国33年) |
1万元 |
168×65 |
绿 |
150-200 |
1945年(民国34年) |
5千元 |
166×89 |
绿 |
90-100 |
1945年(民国34年) |
5千元 |
170×84 |
蓝 |
10-20 |
1945年(民国34年) |
5千元 |
166×65 |
蓝 |
250-300 |
1945年(民国34年) |
5千元 |
166×65 |
蓝 |
150-200 |
1945年(民国34年) |
10万元 |
186×97 |
紫 |
2500-3000 |
1945年(民国34年) |
10万元 |
162×63 |
赭黄/紫 |
4500-5000 |
1945年(民国34年) |
10万元 |
166×65 |
紫黄/紫 |
7000-8000 |
厦门劝业银行
1938年5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厦门后,成立"查们市特别政府",援意汉奸殷雪圃、陈长福筹人发起组织成立"厦门劝业银行",于1942年2月26日正式开业.后由日本侵略军委任的"厦门特别市"市长李思贤任董事长 、吴瑞昆任经理.该行发行1分、5分、1角、2角、5角等辅币,还签发行本票作主币流通.1945年9月28日,日本战败在厦门无条件投降,该行所发行的票券全部作废.
无年份 |
1分 |
81×42 |
红 |
60-70 |
无年份 |
1分 |
79×42 |
绿 |
60-70 |
无年份 |
1角 |
107×54 |
绿 |
12-15 |
无年份 |
1角 |
107×54 |
绿 |
12-15 |
无年份 |
2角 |
115×60 |
绿 |
40-50 |
无年份 |
2角 |
117×62 |
棕 |
40-50 |
无年份 |
5角 |
128×67 |
紫 |
100-120 |
无年份 |
5角 |
131×68 |
紫 |
100-1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