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起,出于种种原因,导致多种类、少数量的人民币样币(票样)流入了民间收藏领域和钱币市场(详见笔者拙文2009年11月上半月钱币报《漫谈流通纪念币样币》、2011年11月上半月钱币报《重大发现----新中国首套流通纪念币样币》)。
由于人民币顶级收藏品样币的稀罕性和神秘性,近年来,新中国钱币收藏者越来越重视对样币的关注与投入。但是,不少钱币爱好者对人民币样币的背景、基本知识还缺乏一定的了解。客观地说,这方面的资讯确实匮乏。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要想获得样币方面的相关资料是特别困难的,原因有:一,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行”)的中高层领导,他们的精力往往投入到大事上,并不知道样币细节方面的情形,面对样币的许多具体问题,人行中高领导也不一定全部说得清;二,样币事务的具体承办工作人员,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甚至干一行厌一行,仅仅是为了工作而已,加之当时样币管理的工作人员老化,如退休、调岗等,历史信息出现中断;三,样币管理工作的承办部门与造币、印钞机构工作业务联系材料保密性强,外人不可轻易获得;四,许多钱币爱好者看重的是样币的市场表现,而忽视对样币的理论研究。所有这些情况,造成了我们目前对样币基本知识存在模糊的认识,表现在对样币的辨识方面自然就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很有必要了解和探讨人民币样币的概念和叫法等问题,如“票样”与“样币”的使用情况、两者称谓有什么区别与联系、是不是一回事等。
了解和掌握人民币样币称谓状况及其相关规定,是我们样币爱好者必备的基本功,对探讨样币、收藏样币、鉴别样币都是至关重要的。从2011年7月24日发现新中国首套流通纪念币样币----建国35年样币公开露面,到8月11日笔者购买前的这一段时间里,欲购者寥寥无几就说明一些问题,如单纯认为硬币的样币应制有“样币”字样,而不应出现“票样”字样等。下面,笔者简要谈一下已掌握的这方面的肤浅认识。
根据1999年12月28日国务院第24次常务会议通过的、自2000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以及2006年10月12日人行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样币管理办法》,都明确了样币的定义、称谓、作用。样币的定义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人民币生产样印制的用于检验人民币印制质量与鉴别人民币真伪的标准样本,是经办货币发行业务的工具和重要实物档案资料”;“人民币样币上应当加印‘样币’字样”;样币主要作用是“经验人民币的印制质量、鉴别人民币的真伪”。这是我们如今已知官方对于样币的称谓,而此前则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叫人民币“票样”。要谈这个问题,必须从人行发行人民币出现“票样”的一开始谈起。
早在1948年,新中国尚未成立,当年12月12日人行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票样管理办法》,首次明确了人民币“票样”的性质、作用、管理的具体办法和相关事项和问题的处置,特别强调了“票样”是“人民币本币”的票样。请大家注意,在当时,人民币中尚未出现硬币。到了1949年10月,人行又以“总发字第7号”颁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颁发票样管理办法的通令》。在此次颁发的通令第十二条中,又明确了“票样”的概念及内容,并废止了1948年12月12日颁发的暂行管理办法。1962年3月10日,在人行“(62)银会乔字第60号”的《中国人民银行出纳制度(草案)》的第29、30、31、32、33条内容均称为“票样”。此时,我国已发行了人民币硬币。
在1988年3月30日人行“银发【1988】79号”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发行管理制度(试行)》、《全国银行出纳基本制度(试行)》的通知”中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发行管理制度(试行)》第七章之36条和《全国银行出纳基本制度(试行)》第六章,以及1986年2月26日人行的“(86)银货发字第4号”等文件中,人行均为称之为“票样”。
即使在人行发行了硬币(包括金属辅币,不含贵金属币)的情况下,人行仍然经常统称为“票样”。
针对这个现象,笔者认为只说明了一点:人行从大的货币管理角度和宏观的高度来看待检验人民币和反假斗争的工具即所有的人民币票样(样币),均可统称之为“票样”。也就是说“票样”这个字眼,从一开始就牢牢地进入了人行规范性文件中。反过来,“样币”在人行公文出现的时间顺序、运用到货币实物上的频率等方面,要远远落后于“票样”。
显而易见,在人行的眼里,“票样”这个概念要比“样币”的外延广得多,“票样”包含了“样币”、“覆盖”了“样币”。 人行长期以来的这种实际做法,形成了“样币”的内涵比“票样”的内涵要更加具体,比起纸质钞票的“票样”来,“样币”的“币”似乎更突出了货币的金属特性以及百姓习惯用语,有利于区分纸钞的“票样”,如第四套人民币纸币的样币上印的是“票样”。
人行统称“票样”最具典型的例子,便是我们广大钱币爱好者们耳熟能详的“中国人民银行成立40周年纪念币”。人行在1988年11月16日的货币发行通知中,称该样币是“票样”,其原文为:“四、票样:票样分发按……执行” 。在“中国人民银行成立40周年纪念币”样币的实物上,铸的是却“样币”字样,而非“票样”。
此次发现的建国35年样币,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人行未在纪念币上铸“样币”,而是在外壳上印了“票样”。至今,尚未发现人行在硬币的表面直接铸“票样”字样的实例。
“票样”与“样币”在人行的文书中,使用上也有发生变化的现象:
1999年6月30日,由朱镕基总理签发的第26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国务院责成人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人行在第五套人民币的发行及宣传工作中,如1999年10月1日首发的是100元券,人行在给其各分支机构的工作通知(银发【1999】213号)中使用了“票样”的字眼;到了2000年10月16日第2批20元券、硬1元、硬1角,以及2001年9月1日第3批50元券、10元券,发行工作通知仍用“票样”。可是到了2002年10月1日发行第4批5元券、硬5角时,人行“银办发【2002】271号”《关于发行第五套人民币5元纸币和5角硬币的通知》中,突然使用了“样币”一词,这使文件用词与样币实物上的用词完全一致。
经笔者对人行发行的新版纸币、硬币(不含贵金属币,下同)通知、通告中的“票样”、“样币”词语称谓和出现频率的分析与统计来看,我们很容易发现这里面还是有一定规律的:绝大多数的人民币纸钞的样币使用的是“票样”,绝大多数的人民币硬币的样币使用的是“样币”。如果我国同时发行钞票、硬币,人行的通告一般会统称为“票样”。
在了解了我国人民币样币的历史后,我们很好理解为什么现在开始人行在非金属人民币的样币上不标“票样”,反而标“样币”字样的现象了。如199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50元纪念钞、2000年100元纪念钞(龙钞)、2008年10元奥运会纪念钞。阵容最大的是第五套人民币纸币样币,都没印“票样”,而印上了“样币”。这些样币,在目前的钱币市场上时有叫卖,价格不菲。人行逐步开始在非金属的人民币上印着“样币”字样的新动向,非常值得我们样币爱好者去关注。笔者认为这是人行开始有意对之前的“票样”比“样币”外延广的固有做法进行的修正。
在“人民币管理条例”、“人民币样币管理办法”实施以前,人行发行新钞币应如何使用“票样”或“样币”?至今尚未找到当时的有关规定。或是因分批次、分阶段发行的原因?或系人行货币发行管理机关承办文稿的执笔秘书、样币具体经办人员及主管领导个人的行文习惯和风格缘故?笔者认为,这些统统属于正常现象,因为“票样”、“样币”基本上表达了同一个的客观事物的本质。
我们每一位钱币爱好者,都是人民币质量的“一线”检验员,更是弘扬中华钱币文化的一分子。记得早在1998年,笔者便开始倡导我们钱币爱好者要进行人民币诸多方面的专题理论研究,不断加强这方面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建立起一个以人行信息为本源、官方与民间相互依存和和补充、唇齿相依的完整钱币学术体系。只要我们坚持努力,一定会是会有收获的,这次发现、确定建国35年样币,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