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奥运纪念钞为镜
7月9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钞高调亮相在民众面前。为了拥有一张见证中国百年奥运的纪念钞,收藏爱好者不顾通宵达旦,不惜废寝忘食排队守侯在名银行兑换点门前。有媒体报到,兑换后区区几个小时,面值10元的纪念钞在收藏品市场就一路狂飙,交换价达数百元,更有甚者,达近千元。消息是否真实?升值是否合理?炒作是否理性?姑且不去议论。且说说它的发行方式的带来的启示。
事前并未见多少媒体宣传,只是在发行前几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发行此主题纪念钞一张的公告,公告中对图案、防伪特征、发行量作了明确的说明,并宣布该纪念钞与现行流通人民币具有相同职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紧接着,有关发行管理部门下发文件,对民众如何拥有、银行如何兑换作了要求。其中给笔者印象最深的一条大约是:分配到各银行网点进行兑换的数量,必须全部与公众见面,不得私自截留。这些措施的出台,至少说明在一个相对的范围内拥有它并不是一件什么难的事。比如说北京,据报道,各商业银行均有一定数量的兑换量,小的兑换网点可分配到50张的数量,大的网点可分配到200张的数量。要是你喜欢它,喜欢收藏它,只要你少睡点觉,出点热汗,给蚊子献点血,就有机会心想事成。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心想事成,多换不行,排队靠后了,也不行。谁叫我们人口众多呢?谁叫我们热爱收藏的人群如此之众呢?
以奥运钞发行方式为镜,让我们来照射一下金银币的发行方式。喊了多年的预订之后,出台的预订是全年大全套的预订。先不说预订一年需要多少银两,是不是全是你喜欢的品种就由不得了你了!比如你说你喜欢生肖币吧,那就订全年币吧,这样你就不会费吹灰之力能拥有它了。如果不预订全年呢,要想拥用也行,但要你多出血汗钱。不管是二级市场,还是特约店面。目前,各行业提倡以人为本,这种预订相对奥钞的定点兑换你说人性化吗?再说发行量,不是根据预订量,再综合各方面的情况订出的吗?但当读了有关奥三可以退货的报道,却又无话可说了。或许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它毕竟保护了特约们的利益,它知错就改了。但当初的调研做什么去了?退货后又是如何处理的?是放在库房里待市场饿了再放出来,还是收回熔炉了?殊不知,前者是隐患,后者的成本损失又有谁来负责?谜一样的结局,无人能解,全凭你个人去想象。
以奥运钞面值兑换为镜,让我们来照射一下金银币的发售价格。看看奥运钞的制造工艺,可以说它生产成本非常接近面值。金银币因多年已形成的面值和实际价值的分离,它的面值只是法定货币的象征。这一点无可非议。但它的原料及生产成本与发售价格等份吗?确定的发售价格合理吗?一枚银币用料1OZ,按20美元每OZ计算吧,折算成人民币也就一百多元,即使再加上铸造税、宣传成本、包装、运输等一系列成本,也就在二百元落里,但实际的售价是多少呢?低保生活人群一个月的生活费啊!可能这样算太烦,那我们就用比较的方法,同是1OZ的规格,熊猫的实际售价一百多元,而其它的精制币售价是多少?即使考虑不同的生产工艺,再考虑铸造量不同,模具的制造成本分摊不同,但两者的差距绝没有如此之大!
以奥运钞发行量为镜,让我们来照射一下金银币的发行数量。奥运钞的发行量公告称为600万。此量一出,众皆称低。称少理由,是之前的龙钞、50年钞的千万之量。但若将奥钞与金银币发行量之比,除了熊猫币,金银币的量那真谓珍罕之量。固然有金银币自身材质的不可比拟性,收藏的高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收藏人群的发展。但从奥钞的收欢迎程度,说是公众对百年奥运在中国的举办的热情企盼也好,说是受其发行量只有600万的未来升值前景诱惑也罢,它至少说明一点,我们不缺乏收藏人群。那么,珍罕之量的金银币为什么又不温不火了呢?
不排除当前的市场是前期上涨过快、过高后的理性回落,也不排除当前的市场是下一轮回升前力量的积蓄。但我们仍然要未雨绸缪,我们要从奥钞的汹涌中取得借鉴,查找不足,想想我们的发行方式,想想我们的发行售价,想想我们的发行渠道,想想我们的收藏投资理念,等等......是否有益于金银币的良好发展,是否对金银币的未来前景有益。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金银币呢?以奥钞为镜,可以明得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