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_ResumeError}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端午佳节赏银币
作者:刘扬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847  更新时间:2007/6/19 15:26:47  文章录入:刘扬  责任编辑:刘扬
端午佳节赏银币

来源:中国集币在线   萧菡编辑

端午节亦称端五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为弘扬中华民俗文化,中国人民银行于2002年5月15日发行中国民俗——端午节纪念银币一枚,该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银币采用“屈原祠”为正面图案。“屈原祠”是后人为纪念屈原而修建的。屈原一生忧国忧民,刚正不阿深受后人敬仰。“屈原祠”历经沧桑多次毁坏又多次重建,方是修建者敬仰屈原,崇尚爱国精神的具体表现。纪念币上的“屈原祠”为1980年修建,是为民居建筑形式,面阔三间,硬山顶,猫拱式山脊,青瓦白墙,朴素古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纪念币以“龙舟竞赛”为背面图案。赛龙舟源于拯救屈原,是中国延续千年的风俗,随着历史推移,龙舟竞渡逐渐从民间习俗,演变成具有官方色彩的专业竞技活动,并蔓延到世界很多国家,得到国内外人们的喜爱。目前,赛龙舟已成为有章法、有规则的龙舟体育文化,在浩瀚的世界体育大观园中占有一席之地。
   

                

    纪念币采用镜面、喷砂等铸币工艺,突出了建筑物的浮雕感和龙舟竞赛的运动感,使钱币铸造艺术与建筑艺术达到了较完美的结合。

    该枚银币,含纯银1盎司,形状为圆形,直径40毫米,面额10元、成色99.99%,发行量40000枚,由上海造币厂精制铸造,中国金币总公司总经销。

  “端午节”纪念银币是继“中秋节”纪念银币发行后的又一套中国民俗系列的纪念银币,“中秋节”银币深受收藏者喜爱,目前,市值330元。

                    

    背景资料

                   

    端午节,原名瑞五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天长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宾,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月初五就叫做端午。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骛角黍。”到了唐代,因唐玄宗八月五日生,宋景为了讨好皇帝,避“五”字的讳,将“端五”正式改为“端午”。

    端午节这一习俗在我国已沿革了2000多年,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关于端午的起源,就史籍记载,共有5种说法:有说是纪念屈原;有说是纪念介之推,流行于山西一带;有说是纪念伍子胥,吴楚两地习俗;有说是纪念曹娥,浙江会稽一带习俗;也有说是祭“地腊”,道教弟子的风俗。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而以上几种传说中尤以纪念屈原一说流传最广。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卒于楚襄王九年。曾任左徒和三闾大夫等职。是我国历史上一位爱国诗人,著有《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他一生怀抱变法图强的政治抱负,却遭守旧派的陷害和昏君放逐,最后投入汨罗江自尽。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得知屈原大夫投江自尽后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

   

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包括:

赛龙舟,源于百姓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而众人划船追赶拯救,以后这种说法被广泛接受,成为各种传说中影响最大者。

吃粽子,有民谣说,“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荆楚之人,在55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技、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小孩则佩戴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正  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背  面
面额(元)
材质
成色(%)
质量
重量(oz)
形状
直径(mm)
总发行量(枚)
10
99.9
1
圆形
40
40000
正面图案 屈子祠,并刊国名、年号。
背面图案 龙舟竞赛图,并刊面额。








































































竿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赛龙舟:

  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