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_ResumeError}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现代金银币上的春节文化(水木清华)
作者:刘扬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206  更新时间:2007/3/10 18:30:36  文章录入:刘扬  责任编辑:刘扬
现代金银币上的春节文化(水木清华)

本稿刊载于2007年3月8日出版的2007年3月上旬刊《钱币》报上,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

      春节,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日,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延续两千多年的春节,形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精髓,其中包括民俗文化:放爆竹、挂春联、贴窗花、逛庙会、赏花灯、拜年守岁等;饮食文化:包饺子、蒸年糕、炸丸子、排叉等;亲情文化:走亲访友、拜年问安、恭祝长辈长寿安康、阖家幸福、大吉大利……人们在传承着悠久丰富的节日民俗文化精髓的同时,使春节文化焕发出新的魅力。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淳厚的年味,春节的吉祥民俗蕴含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为纪念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风霜愈醇的古老文化,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以下几种金银纪念币:
1997版迎春图金银币
1998版迎春图金银币
1999版迎春图金银币
1997年版吉庆有余金银币
1998年版万象更新金银币
1999年版富贵有余银币
2002年中国民俗—春节金银币
2004年中国民俗—元宵金银节

      春节民俗文化主要体现在放爆竹、挂春联、贴窗花、逛庙会、赏花灯、拜年守岁等,而春联、年画、爆竹、压岁钱、花灯是春节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五种吉祥物。

放爆竹

      爆竹又称鞭炮,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放爆竹,点旺火,爆竹声中一岁除。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随后大年初一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1997和1999年版迎春图金银币共同刻画了这一热闹场面:画面是一群欢呼雀跃的孩童在放鞭炮辞旧迎新闹春图,旁有梅花朵朵陪衬,正可谓“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朵朵报新春。”(附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赏花灯

       花灯在中国历史悠久,春节期间挂花灯是追求光明、红火和美好。而且,各种花灯争相辉映,烘托了春节喜庆气氛。1997、1998、1999年发行的迎春图金银币都是以宫灯为正面主图,2004年发行的中国民俗——元宵金银节也是以儿童闹花灯图为背面主图,以此体现春节中赏花灯的民俗文化。

      宫灯,亦称宫廷花灯,是中国彩灯中富有特色的手工艺品之一。它以雍容华贵、充满宫廷气派而闻名于世。配有精细复杂的装饰,以显示帝王的富贵和奢华。正统的宫灯造型为八角、六角、四角形的,各面画屏图案内容多为龙凤呈祥、福寿延年、吉祥如意等。把如此精美寓意吉祥的宫灯搬上金银币,体现对春节的祝福与美好的祝愿。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古称上元节,又称“灯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赏灯,自古有之。旧习元宵之夜,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观花灯,猜灯谜,盛况空前。唐诗人崔液作诗道:“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今天,元宵放灯、观灯,仍是中国广大地区人民喜闻乐见的民俗娱乐活动。中国民俗——元宵金银节以儿童闹花灯图为背面主景,“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此景此诗,相得益彰。(附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贴窗花

      每当新春佳节到来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元宵节金银币正面图案为象征喜庆的 戏珠式中国民间剪纸造型,体现了春节帖窗花的民间习俗。(附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年画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大部分是以吉祥、喜庆、欢乐、美好等事物,或以典故、成语作为主题,以谐音的寓意和通俗的绘画语言表达人们喜庆的审美情趣以及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年画内有各种故事,多以鸡画、鱼画、娃娃画较为普遍,鸡表示吉祥,鱼意味着钱粮有余,娃娃则象征人丁兴旺。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传统吉祥图——万象更新、吉庆有余、富贵有余金银币便是以中国民间传统彩色年画-万象更新、吉庆有余、富贵有余为主图,春节金银币则以春节吉祥装饰图“双鱼吉庆”年画作主图。“鱼”谐“余”

,鱼被视为富余、吉庆之象征,配以寓意“花开富贵”的牡丹花,莲花等,以此表达富贵有余,连年有余等美好祝愿。“鱼”在年画上的频繁出现,表达了勤劳淳朴的人们对来年的良好祝愿和祥瑞裕余生活的向往。(附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春节是一个具有多重文化意义的中国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文化的魅力,使春节成为最有凝聚力的节日。这个承载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文化和心理积淀的节日,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并与时俱进,在发展中不断丰富。与春节相关的年俗,早已由一种礼仪渐变为一种打在每个中国人身上的烙印、一种融入每个中国人血脉的习惯、一种浸入每个中国人骨髓的文化因子,并由此凝聚着海内外所有的华人,成为华人心中的一座文化坐标!春节文化在金银币上体现,使古老文化得以传承,文化之根永存人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