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少与美——纸币的鉴赏(一)
钱币的收藏家,对纸币特别钟爱。因为纸张不易保存,又不仿造。哪怕是1948年发行的金圆券,当时可以糊墙,如今的价又非往昔,更况年代久远的钱币,更为难得,因此就更显得珍。还符合着“物以稀为贵”道理,它的审美价值,也越来越重 要。
1、中国外国纸钞佳话
1948年,英格兰银行印制11张“百万英镑”的巨额钞票,许专家认为这样大面额的钞票用途不大,弊多利少。于是英格兰 银行决定销毁10张,保留其中 1张,盖印注销后,送给本行一位 德高望重的职员作纪念。这位职员逝世后,伦敦有名的斯宾克钱古董家贱价收购了这件纪念品。1982年,这张钞票被一位收藏买去,价格为16000英镑,如今这张钞票继续在升值。
目前称得上罕见的钞票,还有印加时期的纸钞,丹麦格兰岛发行以鹅为主题的纸钞,中国明朝时期用桑树皮纸制成的钞票,国1790年发行的英镑纸钞等。还有最珍贵的莫过于变体纸币,如漏印英国女王头像的英镑。缺印面额数目的美钞;缺少某内容的错钞等都属于此类。到目前为止,行家公认最怪异的变 体钞票是一张有“魔鬼的脸”之称的加拿大 1元面额的纸钞。这1954年出品的纸钞,不论从哪个角度端详都可看到一张撒旦的在女王左耳发卷后若隐若现,这张钞票价值连城。
2、相辅相成 ——行去流水的中国古纸币
宋朝的统一,消除了封建割据的阻隔,为商业交通的进一步达,提供了条件。以首都东京为中心,北方和南方都形成了一商业发达的城市。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为了货物交换方便 的需要(纸币轻便,容易携带)。宋朝发明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币,这是从商业中的“赊”,即信用关系,孕育出交子起初在川一带流行,因当时行使铁钱分量重而价值贱的铁市,“小钱每十,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即难以携持”,商人(尤其是大商人)极感不便,客观上需要种容易携带方便的货币。真宗时(998一1022年),成都十六户 富商私造钱券,称“交子”。
后来,主持交子铺的豪商挪用,吞没现钱,交子不能兑现,引起争议,官府遂令收闭。但当时使用交子,已成习惯,骤然废除,商业活动大为不便。
仁宗时(1Q23一 1063年)设交子务于益州,由官府发行交子。每界(期)发行额为一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贯,准备全为三十六万贯。交子三年为一界,当界满时,制造新交子,调换旧交子,起初,交子只 有川峡流通,仁宗天圣时,推行到秦州。北宋钞版原物已流到国外,旧称为北宋官交子钞版(俗称交子)近代学者认为称北宋小 钞或钱引版。
金代,货币已大量发行,交钞按面额大小分“大钞”和“小 钞”。并且不分地区流通。元代纸币,由于游牧民族携带铜币、铁 币不便,主要发行纸币。纸币主要是中统元宝交钞、中统钞、厘、至元通行宝钞。当时禁止金银与铜钱交易,实行纯纸币流通度。明代只发行大明通行宝钞,使用时间较长。
纸币的诞生,与我国印刷事业发展紧密相连。没有纸和印刷备,是谈不到纸币的。我国唐、五代开始应用的印刷术,到宋才有了普遍的发展,广泛用来刻印书籍,北宋初成都刻《大藏经》十三万板,用于监刻经史古籍十多万板,从这两个数字,可 以看出当时印刷业规模之大,东京、杭州、闽中、福建是北宋印业的几个中心,北宋“监本”书大半在杭州刻印,当时人评价,板书以杭州为第一。
沈括《梦溪笔谈》记有仁宗庆历中,布衣(平民)毕升发明 活字版的事迹。办法是:用胶泥刻字,每字一印,用火烧硬。先设一块铁版,板上敷匀药品(松脂、蜡、纸灰等合制而成)。印刷时,把铁制的框子放在铁板上,在框子中排列胶泥活字,制成一板。再用火烧版,使药品熔化。用另一平板从上面压平,使板上的字面平整。冷却后,就用墨印书。毕升也用木头刻过字,但木材料纤维有伸缩性,沾上水后会膨胀起来,排版时就高低不平,而且和药粘连一起,不容易弄掉,不如泥字方便。毕升的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是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随着印刷术发达,民间的造纸业发展很快。造纸用的原料,种类很多。川蜀用麻,北方用桑皮,沿海用苔,浙江用麦秆、稻秆、 嫩竹、油藤。造纸的技术也更加进步,徽州黔、龛两县生产的纸张,五十尺为一幅,匀薄如一。各地还有多种加工制作的笺约,纸张经过加粉、加腊、染色、研花,可制造出精致的色笺,用来写字,作画,印刷纸币。
纸币是金属货币的一种价值符号,而国家纸币一般是强制流通的不兑现纸币,历代政府尝到发行纸币的甜头,乐此不疲,也就不容许民间发行纸币。直到大明通行宝钞失败后,民间纸币方 重新发展。清初的铺、银号、票号等信用机构发行银票或钱票,凭以兑换银币钱,性质与近代的银行相似。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许多外商银行在中国擅发纸币,操纵金融,进行经济侵略,如英国有利银行,麦加利银行,汇丰银行,日本正金银行,美国花旗银行,俄国道胜银行,德国的德华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等银行,先后在上海等地设立总行或分行。这些银行的纸币图案细致。印刷精良,在发行新钞的同时也注意回笼旧钞并妥善销毁,故一些早期的银两票及银元票都较少见。如有利银行纸币的背上图案带有钢笔画色彩。麦加利银行的纸币用小型纸张印刷一张纸上只印一 枚钞票,四周毛边,与其它分割切齐者不同,这种形式甚为少见。
咸丰三年(1853年)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天国,先后发行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过去比较流行“钞票”一同来源于这两种纸币最后一字合名的说法,其实在官票发行时,已经出现“钞票”的称谓。清末民初,国内银行相继成立,发行银两票、银元票等纸币,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中国人民反对、抵制外商银行擅发纸币的呼声和行动日益高涨。本国银行纸币的信用就此提高。然而各地发行的各种纸币多如牛毛混乱不堪。1927年4月18日国民政府在南京建立, 1928年,南京政府成立了中央银行,实行金本位制,用黄金规定本国货币价值,纸币可以自由地兑换金币或等量的黄金,准许黄金自由地出口,货币储备必须是黄金,并以黄金进行国际结算。规定中国采用的金本位名称叫“孙”,1孙含金量为0。601860克,合英镑 1先令2便士半,美金40美分,但这个草案后因受世界市场上黄金贵贱的影响而未实行。
再则,在1931年到1933年期间,世界各国竞相放弃金本位制,国民政府实行金本位制已经过时,因此未实行。1933年国民政府实现银元本位制,由财政部宣布废两改元,决定1933年4月6日在上海实行,而后推行到全国。规定上海使用的规元银7钱1分5厘折合 1银元,其它各地按当地4月5日中汇市先行折合规定再按0.715折合率放出折合银元数目,一律改用银元。废两改元的改革比较顺利,后由于美国在国际市大量收购白银而吞没。
1935年 11月4日,南京政府公布关于币制改革法令,以中 央、中国、交通三银行为“法币” 1元合英镑 1先令2便士半,由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无限制的买卖外汇。后来法币在市场流通是不兑现的,南京政府从此把滥发纸币当成发财最简易办法。结果1948年物价已为1937年6月的600余万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