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_ResumeError}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解密:深圳“特区货币”一波三折终被搁置
作者:刘扬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384  更新时间:2006/8/25 21:51:36  文章录入:刘扬  责任编辑:刘扬

解密:深圳“特区货币”一波三折终被搁置

本报驻深圳记者  于明山  摄影报道

    你听说过特区货币吗?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曾准备发行特区货币,最大面额是500元。样币也印出来了,正面图案是黄帝。但是最终未能发行。这段历史一直鲜为人知。

    深圳市老领导周溪舞最近出版回忆录,首次披露了深圳筹划发行特区货币的来龙去脉。本报记者近日采访周溪舞,并查阅了深圳档案馆的相关档案。老人的娓娓讲述以及已泛黄的档案,向读者解密了这段历史。

    1  想筑起一道金融之墙

    周溪舞,1981年起任深圳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曾是筹划发行特区货币的深圳金融工作小组组长。这位76岁的老人对这一段历史的细节了如指掌。

    有一件小事,尽管已经过去了20多年,但他至今记忆深刻。那时周溪舞刚到深圳不久,他的一位好朋友正好来深圳办事,因为工作实在是太忙了,周溪舞没有多少时间陪朋友。朋友临走时,为了表达自己的愧疚,周溪舞决定自己出钱,到一家有名的饭店款待一下这位朋友。吃完饭后,当周溪舞拿出钱准备结账时,服务员告诉他,饭店不收人民币,只收港币和外汇兑换券。周溪舞觉得很奇怪,仔细问了服务员才知道,这家饭店是一个香港老板用港币投资的,老板挣到的人民币很难兑换成港币带走,所以就要求吃饭的人不能用人民币埋单。

    周溪舞告诉记者,别小看这事,这在当时是很有代表性的。特区创办初期,许多外商和港澳台商人反映最普遍的问题就是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汇率不能自由浮动、资金更不能自由进出,这给投资和经营带来了很多不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深圳的投资环境不但无法与“亚洲四小龙”相比,甚至还不如当时的泰国。周溪舞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后,港币从各个渠道流入。1980年外汇券发行后,三种货币同时在深圳流通,人民币受到排挤,港币最受青睐,储藏港币成为深圳人的新潮。有了港币,在中英街就能买到全国最时髦的衣服和精美的首饰……

    深圳档案馆里的一些档案,记录了当时令人担忧的货币流通情况。一条尼龙裤,人民币售价8.5元,外汇券5.8元,港币8元(按当时外汇牌价折合人民币2.43元)。港币不仅合法流通,而且优于外汇券,外汇券又优于人民币,人民币遭排斥、受贬值,黑市买卖外汇风行,100元港币最高可兑换55元人民币,高出外汇牌价19.6元。

    为避免深圳过分受港币的波动影响,防止深圳成为香港的金融附属,保护人民币的利益,深圳领导层有了发行特区货币的想法。也有专家希望籍此筑起一道金融之墙,使深圳成为完全不同于内地的经济体。

    1981年春,深圳市委第一书记吴南生提出发行特区货币的意见。5月,广东省委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建议:长远看,发行使用专用的特区货币,既能方便群众,还能多吸收外币。

    2  特区货币一时成争论热点

    发行特区货币一提出,在国内经济界、金融界掀起波澜,一时成为理论热点。

    支持者认为,如不发行特区货币,人民币在深圳以及广东会被排挤,港币等货币将占主导地位,令深圳经济受到香港影响。另外,在特区流通的货币如不能自由兑换,将造成贸易与资金流动的障碍,削弱对外资的吸引力。

    反对者认为,国内外的经验都证明,在经济特区不发行特区货币,并不会成为大量引进外资的障碍。而发行特区货币需承担三大风险。一是“多币多弊”,当时深圳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有人民币、外汇兑换券、港币。发行特区货币后,如果不能代替以上三种货币,一个地方就有四种货币同时流通,会造成金融秩序紊乱、增加金融管理的困难。另外特区货币会对人民币造成冲击,不能不认真考虑此举对全国金融管理的影响。

    二是要为发行特区货币提供外汇储备。当时设想发行相当于1.5亿美元等值的特区货币,按照深圳经济特区的实力,是拿不出这笔准备金的,因此要求中央3年内给予相应的外汇额度,3年后外汇自求平衡。国务院有关部门认为:发行特区货币外汇,平衡是个基础,但特区货币究竟要发行多少,3年内每年给多少外汇才够,都要搞得非常清楚。如要靠中央不断地补充外汇,就会变成一个无底洞。

    三是金融风险问题。开始有人提出,特区货币和港币、英镑、美元、日元四种货币挂钩,但以上任何一种货币出现波动,都会牵累特区货币。即使以人民币汇价作为依据,不同任何一种国际货币挂钩,但如果国际金融炒家有意炒作特区货币,也会影响到深圳特区的经济稳定。

    3  国务院成立小组“立即开展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进出口委、中国银行联合调查组”、“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等部门组成的调查组”……相关档案显示,当时国务院多次派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组成小组,到深圳、香港、澳门、珠海调查研究发行特区货币的问题。

    1982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尚明带领联合调查组到深圳调研,回京后提出近期不发行特区货币的意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向国务院报告说,此事关系重大,涉及方面也较多,不宜仓促定论。发行不发行特区货币,决定的因素不是货币的具体政策,而是特区经济的性质和中央对特区的总政策,包括特区究竟“特”到什么程度,以及我国对香港的政策。这些重大问题,在中央没有正式决策之前,还有待于在实践中探究。

    1年过后,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等部门组成调查组,由钱俊瑞、宦乡带领在深圳、珠海研究特区货币问题。调查组向广东省委领导通报情况,赞成发特区货币。

    4月4日,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召集会议,宣布成立“国务院特区货币研究小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鸿儒任组长。这一动向显然可以被理解为,发行特区货币的方向得到肯定。田纪云指示,小组的任务不是研究发不发特区货币,而是研究如何发行最好,他指示小组立即开展工作。

    4  样币正面图案是黄帝像

    周溪舞告诉记者,1984年是对特区货币全面、深入研究的一年。

    当时港币在深圳流通至顶峰,黑市兑换价高出官方牌价30多元,人民币跌幅厉害。鉴于此种情况,1月下旬,深圳市委、市政府再次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发行特区货币的要求。

1月24日,邓小平来深圳视察,回北京后,他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在深圳、厦门先发行特区货币,其他特区也可考虑,还可考虑用特区货币代替外汇券,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尽快起草方案。

    8月10日,国务院在北戴河召开常务会议,会议同意深圳发行特区货币,切断人民币流通,时间越短越好,最好不要过渡期,并同意货币图案为黄帝(轩辕氏)像。

    10月8日,深圳向广东省及国家有关部门呈交了《关于如何发行好特区货币问题的请示报告》,提出发行可自由兑换的特区货币,停止港币和外汇兑换券流通,解决外资自由进出和实行合理汇价,疏通引进外资渠道,促使整个经济向外向型发展。在加强特区管理线实施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免税进口范围,把香港部分购买力吸引到深圳来。

    10月,陈云专门把谷牧和刘鸿儒找去谈特区货币问题。陈云讲,如果大家坚持要搞,他提出两条:一是发行权属于中央,二是封关后只能在特区流通。那时,特区货币的票样已印制出来了,纸币面额分5元、10元、50元、100元、500元5种,图案用的是黄帝像;硬币面额分1分、2分、5分、1角、5角、1元6种,图案用的是飞禽图。

    11月12日,中央书记处166次会议讨论货币小组《关于发行特区货币的报告》,刘鸿儒向书记处汇报。会议原则同意发行特区货币,认为此事讨论几年,因为是在有限范围试验,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这个试验很重要,国内经济、金融改革,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可以通过深圳观察世界金融变化。

    到了1985年初,发行特区货币的准备工作全面开展,有关问题研究逐步深入。货币小组将修改后的《关于发行特区货币的报告》和受委托草拟的《国务院关于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做出发行特区货币决定的意见》呈送国务院。报告提出,特区货币实行独立的汇价制度。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时间为1985年10月1日。

    特区货币为何选用黄帝像?周溪舞透露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说过的一段趣事:中国人民币上,多用工农兵群像、民族大团结群像,或者是用中国的重大建设项目和风景名胜做图案。提出用炎黄二帝的头像做图案后,派人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去查历史资料,找出炎帝的头像,头发长长的、还有两个角,像野人似的,不是很好看,后来就选定用黄帝的头像。因为黄帝是全世界华人公认的始祖,用他的头像有利于团结广大侨胞和港澳台同胞,有利于对外经济的开展。

    5  形势有变“看三年再说”

    发行特区货币的决策权在中央,发行权在中国人民银行,深圳要做的事,主要是为发行特区货币创造条件。周溪舞回忆说,1984年6月,人民银行总行在深圳轻工业区买下两座工业大楼,准备用作印制特区货币的“深圳光华印钞造币公司”厂房。下半年,深圳人民银行同英国和澳大利亚草签引进造纸、印制设备和技术的意向书,造纸厂也开始征地。

    相关准备工作在按部就班进行,一些知情的政府工作人员已兴奋不已,到时候手拿特区货币,可以在中英街上潇洒一把了。但是,形势急转直下。1985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为68亿美元,比上年末下降14亿美元,外汇储备吃紧,显然不能保证可完全拨给以作特区货币的支持。不久后,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对发行特区货币提出了反对意见,主要是一个国家不宜搞两种货币。

    8月,中央有关领导对深圳一位负责人谈话时指示,特区货币要看三年再说。8月15日,谷牧对中国人民银行报送的特区货币样品批示:“同意,但暂缓印刷。”

    1986年,特区货币实际已被搁置。进入1990年代,深圳现代化城市已具规模,国内商品丰富,日用电器等高档消费品种类逐渐增多,居民外币使用量逐年减少。港币流通范围逐步缩小到涉外酒店、免税商店、外资服务业,以及旅游、航空、航海、铁路运输业的境外人士服务领域。

    1991年,港币流通量4.77亿元,占货币流通总量比例下降到9%左右,外汇券已极少流通,人民币作为国家货币,在特区货币市场的主导地位日渐恢复。与此同时,深圳经济特区的外向型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周溪舞说:“由于我国银行在金融、货币政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外资企业在资金出入方面已经没有原来那么困难了。最终没有发行特区货币,不是因为办不到,而是因为没有必要了,因为我们找到了更好的发展路子。”

    深圳始终没有接到不发行特区货币的正式通知,但特区货币在不知不觉中,淡出了所有人的记忆……

    

    周溪舞近影

    当年研究发行特区货币的文件

    当年计划印制特区货币的光华印钞造币公司大门,现为深圳光华印制公司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