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_ResumeError}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现代货币防伪基础知识连载之一
作者:刘扬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618  更新时间:2006/8/25 21:49:03  文章录入:刘扬  责任编辑:刘扬

现代货币防伪基础知识连载之一

硬币的防伪技术

硬币的防伪措施主要体现在硬币的材质、形状和铸造工艺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造币生产过程中引用了许多新的工艺和技术。现代世界铸币材质丰富,形状各异。除了传统的平边,丝齿外,还出现了多边形、异型、圆形中间打孔、间断丝齿、连续斜丝齿、双金属镶嵌、三金属镶嵌、局部镶嵌、边部滚字、边部凹槽滚字、丝齿滚字、隐形雕刻、激光全息、彩色、微粒细点、高浮雕、反喷砂等全新概念的新工艺、新技术。在造币材料的选用上也突破了以往传统的观念,除了金、银、铜、镍、铝及其合金等传统的造币材料外,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出现了三明治式的铜—铁复合、镍—铁复合造币材料和钢芯镀铜、钢芯镀镍、锌芯镀铜等等包覆材料,不锈钢也应用于制造流通硬币。这些造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使用,大大地增加了金属硬币的铸造难度,提高了金属硬币的技术含量,增强了金属硬币的防伪性能。一般采用的防伪措施有:

1、多边形币和异型币

为了适应机器高速压印金属硬币的要求,传统的机制币形制主要为圆形,大多数金属硬币的边部都有连续丝齿,少数为平边无丝齿。为了丰富金属硬币的形制,同时也为了提高硬币的仿造难度,增加硬币的防伪技术含量,研制开发出了非圆形的硬币,从三边形到十几边形都有。而应用于流通硬币的形制主要有七边形、十边形等,如英国的20便士硬币、塞浦路斯的50分币就是七边形,而伊拉克的1第纳尔币、菲律宾的2比索币即为十边形。用于流通的异形币,主要边部形状为波浪形(亦称梅花形)。其他用于制造金、银、铜纪念币(章)的异形币有三边形、长方形、环形、扇形、椭圆形、盆形及镶拼式等等。

2、圆形中间打孔

严格地说,圆形中间打孔也属于异形币。采用圆形中间打孔的流通硬币的国家并不多,如日本5日圆币和50日圆币、黎巴嫩的1皮阿斯特币,丹麦的25欧尔币和5克郎币。我国古代的铸钱中间都有一个方形孔,象征着“天圆地方”,民间称这种铸钱为“孔方兄”,但自出现机制币后,就不再采用中间打孔的钱币形制了。前些年,我国造币厂采用压印后再冲孔的工艺技术仿制古代的方孔钱,制造出“大唐镇库”、“宝源通宝”等圆形方孔金银纪念币,以满足钱币爱好者的收藏需要。

3、间断丝齿币

间断丝齿是指金属硬币的边部在一定等分角度上出现丝齿,并由平边加以间隔。采用间断丝齿形制制造流通硬币这是对连续丝齿形制的发展,提高了流通硬币的技术含量,我国九十年代初推出的5角流通硬币,就是采用的间断丝齿形制。间断丝齿的种类有两种,一种凸缘丝齿,既每组丝齿的高度大于间隔平边;另一种为凹缘丝齿,既每组丝齿高度与间隔平边相平齐。目前世界上采用间断丝齿形制制造流通硬币的国家亦不很多。

4、连续斜丝齿币

通常金属硬币边缘的连续丝齿均是与硬币轴径相互垂直的。而连续斜丝齿却与硬币的轴径有一个交错的角度。由于有了这个角度,这就给金属硬币的压印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亦向传统的硬币压印工艺提出了挑战,增大了硬币的制造难度。目前世界上采用这种工艺技术制造流通硬币的国家很少,2000年8月发行的新版500日圆流通硬币就采用了这种边部连续斜丝齿的工艺技术。

5、双金属、三金属镶嵌、局部镶嵌币

最早采用双金属镶嵌工艺技术制造流通硬币的是意大利造币厂。1982年,意大利造币厂就推出了用不锈钢作外环、铝青铜为内芯镶嵌的500里拉流通硬币,这是一种新的风格的流通硬币,发行在当时就取得了成功,在世界造币行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接着各国造币厂纷纷研究双金属镶嵌流通硬币的制造工艺技术,并在金银纪念币(章)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今,双金属镶嵌硬币作为一种高技术含量的硬币,在许多国家的高面值流通硬币上得到了应用。在双金属镶嵌币的基础上,有些国家研制开发了三种不同色泽组合的三金属镶嵌流通硬币,但由于受到造币压印设备和镶嵌工艺技术不成熟的限制,未能得到很好的应用。局部镶嵌的双金属硬币,主要应用在金银纪念币(章)方面。其主要表现就是根据钱币的设计需要,在银质纪念币上的某上部位镶嵌上部分金箔,以提高纪念币(章)的品位,给人以新的视觉感受。

6、边部滚字、边部凹槽滚字币

边部滚字,顾名思义,就是在金属硬币边部的圆柱体立面上滚上各种文字和图案,这种文字和图文(亦称边铭和边饰)可以是阳文(凸出),也可以是阴文(凹入)。金属硬币边部滚上字符,一方面增强了硬币的鉴赏效果,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硬币的技术含量。由于硬币边部滚字的工艺技术较为复杂,这就给制造假币者增加了技术难度。第五套人民币1元硬币就采用了边部滚字技术,提高了1元流通硬币的防伪性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面值流通硬币的安全性,上个世纪90年代后,世界上出现了凹槽滚字的工艺技术(也称安全边形)。是指在金属硬币外边的中心部位被切割出一条凹槽,从外侧可清楚地看到金属硬币被“分隔”为三层,上下两层构成硬币的外边。这种安全边或为平边,或为丝齿。在中间部位的凹槽内,或镌刻上边铭文字。这些边饰、边铭的应用,不仅仅为了美观,而是大大增加了制作假币的难度。

7、隐形雕刻、激光全息币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一些国家开始将隐形雕刻工艺技术用于制造金属硬币。所谓隐形雕刻,就是运用计算机编程将两个不同的图案处理后分别表现在同一部位的两个侧面,造成从某一个角度能看到A图案,而换一个角度可以看到B图案的一种双重图像雕刻工艺,它可以使同一凸纹图案中产生两种不同图像的视觉效果。隐形雕刻技术具有一定的加工难度,并且需要具备较精密的加工设备,运用在制造金属硬币上可以提高其防伪水平。我国首次运用这种工艺技术是在1997年铸造发行的第一组“澳门回归祖国”的金银纪念币上。目前,世界上已有国家将此隐形雕刻技术应用到流通硬币上,如英国皇家造币厂铸造的2英镑和日本2000年8月推出的新版500日圆硬币,均成功地应用了隐形雕刻技术。

与隐形雕刻技术相辅相成的是激光全息技术在硬币铸造上的应用。如英国皇家造币厂铸造的用于装饰币的2英镑,就是成功应用了这种工艺技术。

8、彩色币

彩色金银纪念币(章)的兴起是在九十年代中期。由于其打破了传统金属铸币的单一色泽,使得金银纪念币(章)显得色彩斑斓、鲜艳夺目。我国的虎年生肖纪念币上首次使用了彩色币制作工艺技术。

9、反喷砂

为了突出硬币图案的浮雕效果,往往在硬币图案浮雕部位进行喷砂工艺处理(币的底面为抛光镜面)。这种工艺处理方法已经运用了数十年。而所谓的反喷砂,就是将图案浮雕部位改用光亮面,而将币的底面进行喷砂工艺处理。这样一反过来处理后,就得到了另外一种艺术效果。

10、微粒细点和秘密暗记

微粒细点和秘密暗记技术的应用,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金属硬币防伪措施,所谓的微粒细点,就是在很小的范围内,利用精细的造币工艺技术镌刻上许多很细小的浮雕粒子,使假币的制造者利用一般技术难以仿制。日本新版500日圆硬币上就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技术,它在1平方毫米的范围内镌刻了10个浮雕细粒,而在整个硬币表面,到处都镌刻了“NIPPON”的秘密暗记,这些暗记肉眼是看不出来的,就是用普通的放大镜也看不清楚,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细细观察才能发现。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