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_ResumeError}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盛况空前 成效斐然
作者:刘扬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923  更新时间:2006/4/22 17:53:16  文章录入:刘扬  责任编辑:刘扬
盛况空前 成效斐然
——金融知识展上海巡展圆满闭幕



  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金融知识展览上海巡展”4月20日在上海圆满闭幕。
  中国人民银行将金融知识巡展第一站放在正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其初衷之一是希望进一步激发上海市民对上海金融业辉煌历史的自豪感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责任感,形成“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建设者”的浓厚氛围,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从实际的参观情况看,展出效果远远超出主办方的预期,上海市民不仅在金融知识上受益非浅,而且对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认知度也普遍提高,参观者们还主动与现场咨询人员进行互动沟通,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出真知灼见。展览的成功举办彰显了央行“强国必先强金融”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也显示了上海市政府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决心与实力。
  据主办方初步统计,在为期一周的展览期间,共吸引了超过2万人次的上海市民、在校学生和周边省市的参观者前来观展,日均接待观众约3000人,共发放各类金融知识宣传品十多万份,回收调查问卷3500多份。前来参观的观众不仅在“横向”上涵盖了普通市民、公务员、在校学生、金融机构、社会团体和服役军人等,还在“纵向”上贯穿老、中、青三代。参观者主要以在校学生和普通市民为主,其中学生的比例占到58%,市民的比例占到33%,金融机构及其他团体占到9%。  
  参观者大多是抱着求知的心态前来观展的。其中,以反假币、反洗钱、外汇管理、理财技巧最受关注。从问卷调查的信息反馈看,基本上印证了这一点。  
  此外,在“钱币的历史与文化”展区,历朝历代的钱币、新中国的五套人民币、流通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的展位前观者如潮。尤其是自1982年开始发行至今的25套熊猫金币和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让参观者大开眼界。
  与美国鹰洋金币、加拿大枫叶金币、澳大利亚袋鼠金币、南非福格林金币并称为世界五大投资金币的“熊猫金币”,一直是本次上海巡展的焦点之一。据中国金币总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国内很难有人集齐全套的“熊猫金币”。因为该金币发行初期是按需订制的,多余部分全都回炉熔掉,市面流通的数量十分有限。
  在金融展现场,全套共计12枚的“第一套人民币”尊容初显。据介绍,1948年,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用统一的货币替代各解放区过去种类庞杂的货币。194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为提高印制质量,健全货币制度,中国人民银行自1955年3月1日起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1元等于1万元。
  在该展区,齐聚了国家钱币博物馆馆藏的历代古钱币精品350余枚,包罗了从中国货币起源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跨度近4000年的珍贵钱币。如此内容丰富的中国货币通史与钱币专题展览,在沪上尚属首次。
调查问卷显示,参观者对这一展区最感兴趣。还有不少市民将自己收藏的“珍品”带到现场,请钱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鉴别,其中有银元、外国硬币、早期银行的门牌、古币、钱庄私帖等。
  在展馆内三本厚厚的留言本上,记满了参观者的观后感言和宝贵建议。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就是“受益匪浅”、“获益良多”,提出的最多建议就是:将展览长期举办下去,在巡展举办地设立教育基地;将展览内容印刷成册、发布上网、制成光碟,让更多百姓沐浴到金融知识的“雨露”。
  此次举办金融知识展览,宣传普及金融知识,将有助于培育社会民众的诚信观念、法制意识、风险意识,使更多的老百姓学会和金融机构打交道,懂得行使和保护自己在金融活动中的合法权益。同时,还有助于拉近社会公众与金融机构、金融管理部门的距离,有效地实现金融产品需求与开发的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从而积极推动金融改革创新。 (部分内容摘自《金融时报》 中国金币网编辑)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