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人们纷纷走向田野山岗,用种植纪念树、营造纪念林的形式,铭志于树,寄情于林。植树造林已成为适龄公民履行法定义务、报效祖国的一个途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其特有的全民性、公益性、法定性,正经久不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在中央“普遍护林、重点造林”的方针指引下,广泛发动群众参加植树造林。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提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全国植树节。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规定:全市城乡公民男11-60岁,女11-55岁,除丧失劳动能力者外,均应承担义务植树任务。每年每人义务植树3-5棵,或者完成相当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它绿化任务。以此推动国土绿化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 从整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边治理边破坏的趋势还没得到根本扭转。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0%和12%。大规模盲目利用生态资源,使我国的生态资源质量下降,涝、旱、沙三大灾害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4月3日参加北京第20个全民义务植树日时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加强生态建设,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人民的大事。要高度重视,常抓不懈,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盛世兴林。中央发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标志着我国林业建设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时代已经结束,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崭新时代已经开始,对于推动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实现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些有识之士认为,从资源、环境现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我国现在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具体到林业建设上,就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重点工程建设为主要途径,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加速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缩小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的差距,使我国林业早日跨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国家已经确定,力争到2010年使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9.4%,生态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到203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4%,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到205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全面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管理高效的林业生态体系和规范有序、集约经营、富有活力的林业产业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生态环境面貌。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生态建设事业。如今,全社会逐渐开始对林业由关心、支持转化为主动参与、自觉实践,逐步实现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的深刻转变,这意味着中国正向生态文明时代迈进,意味着掀开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篇章。
为倡导全国人民积极响应国家开展义务植树的号召,中国人民银行于2003年3月10日发行环境保护--植树节纪念银币一套,这是央行首次发行环境保护题材的贵金属纪念币。该套纪念银币共2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该套纪念币正面图案均为植树节节徽主图案,并刊国名、年号;背面图案分别为绿色生命与林海飞鸟图,并刊面额。该套纪念币为精制币,每枚含纯银1盎司,成色99.9%,形状为圆形,直径40毫米,面额10元,发行量30000套。该套纪念银币由沈阳造币厂和深圳国宝金币制造厂共同铸造,中国金币总公司总经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