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_ResumeError}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央行金融展圆满闭幕 办展新尝试深入民心
作者:刘扬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485  更新时间:2005/12/27 21:47:07  文章录入:刘扬  责任编辑:刘扬
央行金融展圆满闭幕 办展新尝试深入民心
  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办的首届“金融知识展览”北京首展于12月24日圆满落幕,并将自明年起在全国巡展。   以举办纯公益性展览方式宣传普及金融知识,是央行努力为百姓提供更多更好金融服务的一次新尝试。为期16天的首展盛况表明,这一尝试受到了普通百姓空前热烈的欢迎,展出效果远远超出了主办方的预期。
  初步统计显示,此次展览在短短的两周时间里,吸引了近两万人次的群众自发前来参观学习,日均接待观众超千人。整个展览期间共发放宣传品10多万份,收回调查问卷5000多份。除普通市民外,还有10多所学校、企事业单位组织的团体参观,人数约占总参观人数的三分之一。
  自12月1日展览消息和广告宣传在各大媒体刊登后,展览咨询热线铃声不断,来电咨询的观众既有许多北京当地的居民,也有附近省市的群众,既有个人观众,也有不少学校和社会团体。
  现场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总体上参观者年龄层次分布比较均匀,以大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普通百姓居多。特别是中老年人和青年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在展厅里停留的时间最长,平均超过两个小时。
  周五、周六、周日是各个学校组织学生团体参观的高峰期。职高、普高及中专、大专院校的学生们常常是一个班、一个年级甚至是一个学校集中组织前来,展厅里随处可见年轻的学子们拿着笔记本在专注地看展板。一些附近省市的企业还特地派人专程来参观,把重要的资料和内容带回去放在内部网上共享,让更多的员工受教育。六成以上的观众在调查中表示,来参观的原因是“对金融知识感兴趣”,渴望了解金融。
  此次展览是首次面向百姓介绍我国现代金融全貌和实用金融知识。在三大展区中,最受老百姓关注的热点,一是包括人民币反假、保单防假、防止金融诈骗、反洗钱等涉及金融安全的内容 ,表明百姓的金融法制观念、风险意识正在提高;二是个人理财和个人信用知识,展览期间上万份个人征信小册子发放一空,关于个人理财的咨询一直不断;三是钱币实物展示。历朝历代的钱币、新中国的五套人民币、流通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的展柜前不但聚集了不少的钱币收藏爱好者,也让许多普通百姓驻足。中国金币总公司作为直属于人民银行的履行贵金属货币发行职能的单位参加了本届金融知识展,不仅以展台的形式向公众展示贵金属纪念币的风采,还特别印制了中国贵金属纪念币基础知识简明读本,展览期间共发放了一万多册,有效地宣传了作为国家法定货币之一的中国贵金属纪念币的相关知识,并致力于源远流长的金币文化的发扬光大。
  中央银行是干什么的,什么叫金融宏观调控?什么叫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这些教科书上很抽象的术语,在展览语言中变成了一个个形象的图表和照片。央行用以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是怎么制定发布并产生作用的?许多观众围绕在一个打台球的动画FLASH面前,很好奇地研究这个“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示。咨询人员介绍说,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我们力图通过台球的撞击过程来演示。这其中,击球的选手代表着中央银行,球杆代表着货币政策工具,白球代表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红球则代表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而最终被击中落入球袋的黑球代表币值稳定,也就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不少带队来参观的学校老师说,这个演示把复杂的传导过程很直观地表现出来了,比我们在课堂上讲多少遍的效果更好,容易让人理解,让人牢记。此外,支付体系、人民币防伪等多媒体演示屏前也吸引了大量观众。调查问卷统计显示,老百姓对生活中的金融常识等实用金融知识最感兴趣,也最需要,而形象的多媒体演示及实物展也更让参观者记忆深刻。
  在5000多份调查问卷的观众建议栏中,提得最多的意见是希望这个展览多办几次,长期办下去,在全国各地展出。有些观众提出建议,最好能把展览内容统一规范后,编制成宣传品或把电子文档放到互联网上,以便随时学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金融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与百姓生活的联系日益紧密,掌握更多的金融知识,了解更多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不仅能够提高个人和家庭的理财能力,而且有利于增强全民的金融法制观念、信用观念和风险意识,有利于金融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举办的“金融知识展览”为我国金融业的稳健发展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造福,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健康的金融氛围。
(中国金币网www.chinagoldcoin.net 部分内容节选自《金融时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