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阶段,一度被投资者所广泛看好的奥运系列金银币似乎走入了一个艰难的“瓶颈期”,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许多市场人士和投资者认为,这种走势是由多方面原因所形成的,无论国际黄金价格回落,还是奥运系列金银币发行量较一般品种为大,总之,奥运系列金银币近期的表现让人难免会想到《香港回归》系列金银币当年盛极而衰的情形,甚至有人断言,奥运系列金银币必然会与《香港回归》金银币一样遭遇“滑铁卢”。那么,这样的论断是否准确呢?究竟该如何看待奥运系列金银币的投资意义与价值呢?
一、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不可否认,近期奥运系列金银币的价格回落与国际金价整体回落有着一定的关系,在美国次贷风波有所缓解的情况下,投资者对黄金的需求不如前一阶段来得那么旺盛,这的确在一定程度影响到了金银币市场。但是,也正是通过这次次贷危机,才再次将黄金乃至金银币的保值功能更加充分地加以了展示。国际黄金价格在一段时间内屡屡冲破最高记录,显示出投资者极强的需求和依赖心理,国内黄金制品的需求也是一再上升,甚至出现了投资者一次购买价值数十万黄金的情况。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只有在国际经济形势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才再一次让大家真切地认识到了金银等贵金属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在投资者心目中经久不变的地位。而作为金银衍生品的奥运系列金银币,所拥有的不仅仅是贵金属本身的保值功能,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贵金属艺术品,这其中所产生的附加价值则更是无法用黄金、白银本身的价格所能衡量的。所以,国际黄金价格的走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投资类金银币产生影响,但对奥运系列金银币这样的意义与艺术价值已经超出材质本身的品种,则并不会产生长期、大幅的影响。笔者以为,奥运系列金银币的投资意义与价值毋庸置疑,在任何时候,它都是收藏与投资的良好选择。
二、题材效应不可同日而语 奥运系列金银币为一些投资者所“诟病”的重点就是它的发行量,甚至被一些人士认为是重蹈《香港回归》金银币的覆辙。不可否认,16万的发行量与常规品种2—3万的发行量水平相距甚远,但是我们更要考虑的是制订这样发行量的依据和是否必要的问题:一来,具体发行数量的确定应当是参考实际需求所确定的,换言之,只要是能被实际需求所消化的发行量,就应当视作合理的发行量,从这一角度审视,奥运的题材效应显然是一般品种所无法企及的,无论是活动的影响力、覆盖率,还是活动的地位、意义,现今世界上能与奥运会不相上下的国际性活动并不多,即使是连当年的香港回归盛事,都显然难以与其国际影响力相比,因此,对奥运系列金银币的需求量我们不能将目光局限在很小的范围里来衡量,考虑到国际消费的大背景,16万的发行量究竟大不大,相信大家已经了然于胸;二来,近年来我国贵金属纪念币发行始终坚持“适度从紧”的原则,发行量呈逐年下降之势,今年常规品种的发行量仅为2万左右,这样的发行量政策显然是严谨的。考虑到奥运的热点效应和有效需求的大幅增加,奥运系列金银币的发行量提升到16万,显然也是经过审慎考虑的,与当年《香港回归》金银币80万以上的“天量”相比,我们似乎可以从中读懂政策面近年来所发生的积极变化,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16万非但不是奥运系列金银币投资上的“命门”,相反倒是可以解读为政策层面对奥运系列金银币国际影响和市场形象的保护,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也就不必担心《香港回归》金银币当年那种急起急落的状况重演。
三、供求关系不必“杯弓蛇影” 具体到奥运系列金银币的投资现状来看,一方面由于近年来中国金币总公司建立了覆盖面较广泛的特约经销网络,使得投资者和收藏爱好者可以通过这些经销网络及时购买奥运系列金银币,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奥运系列金银币已通过正常渠道销往海外,因此,即使是16万的发行量,其实际消耗与沉淀的数量依然相当可观,真正能够在市场上流通的数量肯定要大打折扣,再加上奥运热点促使奥运系列金银币的礼品消费需求远较一般品种为高,因此,我们不难预想,奥运系列金银币的供求关系并不会象一些投资者所担心的那样失衡,其收藏与投资价值依然会得到保证。更何况如前面所述,每届奥运会,东道主所发行的各类纪念品一直就是众多海内外人士竞相追逐的目标,有着这样一个宽广的市场背景,奥运系列金银币目前的低廉价格或许会刺激更广泛的市场需求。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一轮回调对奥运系列金银币后市的发展未必是坏事。
|